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老干局>调查研究

文化养老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10-24 15:14大小:

文化养老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为适应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而提出的一种积极的养老观念。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重视及在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新形势下文化养老问题已成为老年人的需要,正在融入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因此,文化养老问题是一个值得正视、更需完善的公共问题,对于更好地做好老干部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两年来,我县在服务和推进老干部工作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如何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实践中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与物质养老相比,文化养老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是一种更高境界,高品位的养老方式。

突破困惑寻举措

近年来,我县离退休人员结构正在发生着急骤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加重。虽离休干部减至10余人,但退休干部逐年猛增,全县现已达到2500余人,且平均年龄较为年轻。退休人数越来越多的现状,大大增加了管理服务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量以组织老干部活动为主的老干部服务工作又受阵地不足的限制,且工作部门编制人员短缺,曾一度常规工作停留在“两间房让少数老同志看看报,下下棋,逢节日组织一下慰问”的消极状态中,相当多的老干部认为一退休就边缘化了,一些正当的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而诱发出不安定因素等等。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被动与困惑迫使我们理性的寻找工作出路,积极尝试,按照“学有阵地,乐有载体”的要求,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理念,完善文化养老机制,改善老干部的心态和生活质量,从而使老干部以理性和乐观的态度更好地发挥政治、经验和特长的优势,进一步体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乐在学中,乐在动中。让他们在保持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中,增加幸福指数。

一是全面保障“两项”待遇,筑牢文化养老的物质保障。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主题教育活动,参观考察,走访慰问等,强化对老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开展“学习宣传十九大,走进新时代”、“精彩夕阳红,共筑中国梦”、“五美平利我家园,老有所为添光彩”等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平台,突出政治上的尊重,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离退休干部,进一步提升了老干部的思想境界。全面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尽可能解除老干部的后顾之忧。深入实际,倾听老干部的意见和要求,倾心尽力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重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坚持尊重意愿,量力而行,发挥特长,服务发展的原则,鼓励引导老干部根据个人专长和行业需求,通过建言献策、专业指导、技术服务等形式,特别是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教学相帮,让更多的老干部融入文化团队,并让他们在助力脱贫攻坚、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文化养老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县委特批建立离退休老干部党委,结合我县老干部工作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支部+协会”的模式,在老年社团组织新成立了8个党支部,基本实现老干部党建全覆盖。克服困难、采取措施基本解决了各支部的党员活动室,规范党内生活各项制度,督促“三会一课”的正常开展,并专门召开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员座谈会,推进老干部党建工作有序开展。首先,注重选配支部书记,社团活动坚持以支部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年开展一次评模选优,使老干部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褪色。在支部的带领下,鼓励老干部积极参与文化养老活动,初步实现了以文化育活动,以活动促党建,以党建提活力。

三是以强化阵地建设,为文化养老搭建平台。老干部活动阵地一直是我们困惑的难点,现有的办公用房十分拥挤,加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有动的,有静的,还有声噪的,一时难以改善这种现状。尽管如此,我们克服难点,调配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老干部活动室阵地建设,改善活动设施,租用相邻单位办公房,综合配用社区阵地,提高服务水平,采取一室多用的办法,根据各团队活动的不同内容,插开活动时间、充分发挥阵地文化养老的辐射功能,满足多数老干部都能参与活动的机率,老干部活动室及阵地全天开放,每天各团队有排练的、有教学的、有创作的、也有休闲娱乐的,还有拳操锻炼的,让文化养老成为老干部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实质内容。并依托社区资源,在老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就近社区,利用广场和适宜的公共场地,建立联系站,把社区文化建设与文化养老工作相融合,切实把文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结合起来,为离退休干部就近活动创造条件,不断推进文化娱乐、才艺展示、体育健身、图书阅览资源的有效整合,改善老干部活动阵地不足的难点。

四是丰富活动内容,提升老干部文化生活水平。离退休干部群体因其特殊身份和地位,对传承优良的中华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分别牵头组织各类文体社团,把各自的爱好和兴趣链接起来,丰富“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确保季季有安排,月月有比赛,天天有活动。组织身体较好的老干部“天天练拳操”“每周一歌”“每周一舞”和“每月一赛”等文体活动,让他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并不断改善提高文艺活动的质量,组织文化素质较高的离退休干部参与理论学习研讨,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创作编排文艺节目,茶艺表演等,把老干部的文艺潜能都发挥出来,依托合唱队、模特队、舞蹈队、太极拳队、柔力球队,书画学会、诗词学会、老体协等社团,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书画展览、诗词朗诵,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不仅为老干部构筑了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家园”,而且各类表演成为城乡社区和景区一道精彩的“夕阳风景线”。

文化养老助脱贫

2017年以来,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把文化养老与唱响主旋律,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主题活动,围绕增添正能量,服务社会需求,让老干部“重返工作岗位,实现老有所为”,作为检验“支部+协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实现了文化养老,助力脱贫的双重实效,使老干部在快乐的文化生活中,又获得了乐于奉献的新作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文以载道,讴歌时代精彩

在老干部群体中,有相当一批老同志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文字功夫,并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和观察事物独到的社会视角。我们在开展文化养老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了“我心中的平利,讲自己的故事”的征文活动,让老干部以自身亲历书写家乡变迁,记录身边事,抒发热爱党,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收集80余篇记实散文结集出版了《女娲故里别样红》一书,展示了文化养老的重要成果。

为助力脱贫攻坚,我们组织了以老干部为主体的“双百三同”联镇村采访组,各组组长由老干部担任,成立采写脱贫故事的常年宣传队伍,在全县11个镇20余个脱贫村,采风撰写了60余篇反映基层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典型文章在省、市、县各类媒体和刊物发表,助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

党的十九大喜讯传来,为迅速掀起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我们组织老干部创作了20余份歌词、快板、表演唱、朗诵诗等曲艺类文艺节目演唱材料,作为城乡社区文艺宣传的脚本,极大鼓励了干部群众走进新时代的士气。

二、诗书言志,弘扬传统文化精粹

诗词、诗歌创作,是老干部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是展示文彩的一方平台,我们切实加强诗词学会的工作,经常性开展学习交流、采风创作,以诗歌题材讴歌新时代,吟唱美丽乡村。在老干部中,有40多名诗词骨干,除经常性交流外,又评选优秀作品,结集出版诗词集,每年一册,使《平利诗词》成为老干部抒情言志的精神园地,为构建地方文化名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开展诗词、诗歌创作、朗诵竞赛活动,极大调动了老干部参与的热情,又弘扬了传统文化精粹,诗词学会成为老干部以文会友沟通文雅风情的乐园,把诗词学习、交流、创作作为文化养老中别有风味的文化套餐。

书画园地是我县文老养老的精彩课堂。根据老干部爱书画以书养生的文雅情趣,需要搭建交流平台,我们即组织成立了老年书画学会,加强对学习交流的引导,发挥各自的特长,弘扬传统文化,服务于人民大众。首先鼓励自身陶冶情操,开展县内外交流,并有20多人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出并获奖,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升。学会成立后,先后开展了送书画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活动20余次,出版了会员作曲集《平利书画》四辑,并在龙头旅游村和长安镇开设书画展厅,选派部分会员到城关二小、平利中学担任书法兼职教师,学会与学校共建“书香校园”。特别是每逢新年,义写春联是这批老干部服务人民大众的“旺季”,仅2018年春节期间不完全统计,学会组织老干部冒着严寒,在县城文化广场,城关社区、政务大厅、移民新村、乡村集镇大型义写春联8场次,万幅春联扮靓了人民大众的喜庆节日,也展示了老干部的笔墨风采。

三、歌舞传情,奉送精神食粮

文艺表演,是开展文化养老中最为广泛的选择。根据多数老年朋友“留住青春,绽放夕阳”的心理特征,我们以老年大学为主阵地、选择领军人物,组建了金秋文艺协会,中老年模特秀协会,爱歌合唱团等文艺社团,通过社团联络了大批老干部自编自演各类文艺节目。由自娱自乐到推向社会服务,成为多数老同志参与社会生活、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的一支生力军。特别是老干部文艺社团,积极组织节庆文艺表演,送文化下乡,还深入到边远的贫困村参与新民风建设多场次演出,受到了基层欢迎,赢得了百姓的掌声。

同时,为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建立了新时代五老(老领导、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宣传队,发挥他们的优势,通过说唱、歌舞等形式深入社区、农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道德模范风采,脱贫走进新时代,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热情,促进了新民风的建设。

四、文体健身、倡行健康生活

引导离退休老干部积极参加全民健身运动,是文化养老的重要方面。我们通过老体协组建了太极拳养生协会,广场舞协会以及乒乓球、柔力球、佳木斯操等文体社团,把老干部融入到大众健身的队伍,让早晚锻炼和演习成为“日课”,并通过“三八”“五一”“七一”“十一”“重阳节”等节日为周期开展集中展演和竞赛活动,使老干部在健康向上的文体生活中,战胜自我,以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安度幸福晚年。

拓宽思路施对策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仍然需要足够的精神文化内容充实、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在提倡“文化养老”的今天,我们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倡导,活动指导,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文化养老氛围,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养老”理念,打造“文化养老”品牌,提升老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文化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群众性强。要注重培养老干部的“文化养老”新理念,让老干部更多地“走出来、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必须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要强化文化养老的舆论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倡导,提及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增强全社会“文化养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坚持把推进“文化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单位文化建设范畴,鼓励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文化养老活动中来。

二要完善文化养老设施。实践表明,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推动文化养老的重要平台。文化养老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文化设施离不开政府的投入。目前,我县文化养老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没房子、没场地、没编制、没人员。因此,要加大经费、精力及人员投入力度,搞好老干部文化活动场地设施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活动、娱乐条件,使他们活动有场地、学习有资料、娱乐有工具、健身有器材,让老干部晚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保持思想活跃,思想愉快,精神饱满,心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三要建立机制,优化队伍。一是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活动制度,以有效的制度保障文化养老工作的顺利推进,努力把外在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工作人员以及老同志的内在需求。二是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好活动室环境的文化氛围,提升活动环境的文化档次与品位。三是要加强“人际文化建设”。从“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老同志之间”“老同志相互之间”等三个维度去创建宽容、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把活动室打造成“关爱之家”“友谊之家”,为老同志提供温馨、平和、融洽的人际环境与心理环境。四要加强“活动文化建设”。要从文化养老的角度去谋划、安排、组织活动、提升活动的文化水准与品位,将文化养老融入到各类活动之中,实现“文化养老”与“开展活动”的完美结合,为老干部文化养老提供优质服务。五是要加强文化主体培育。深入挖掘老干部文化资源,加强文体团队建设,通过聘请专业人才参与、组织文化养老辅导、团队培训、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先进文化传承,提高文化养老层次,增强文化养老活力。六是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要提高活动室的文化品位,打造活动室的文化品牌,必须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推进文化养老的前提与保证。

四要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要针对老同志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重点围绕建立学习教育、健身娱乐、人际交往、才艺展示、医疗服务、发挥作用等平台,广泛开展科学文明、健康向上、愉悦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拓宽文化养老的渠道和载体,丰富文化养老的内容。要借助现代手段,以多媒体、高科技等形式组织学习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引导更高品位和更高质量的文化追求。要发挥好老干部文体团队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策划出更新颖、更具时代感,又适合老同志的活动形式,组织老干部文体团队“走出去,请进来”,促进老有所为,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要针对离退休干部诉求差异和老同志多元化、个体化问题,改变以往集中、大型、固定的活动模式,注重突出个性化和多元化,活跃和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要提升老干部工作者自身能力。从待遇养老到文化养老的转变,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搭建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平台等,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老干部渴求的精神慰藉,提高养老保障质量。老干部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文化养老理念,做到身在其中,心在其中,有所作为。要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围绕文化养老加强政治业务培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书法绘画、摄影、心理学、养生保健知识等基本技能,便于与老干部进行交流,增进情感,实现为老干部文化养老服务的“零距离”,不断探索文化养老的新途径,创新文化养老的新载体,为推动我县老干部工作高质量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