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现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发展兰图。达此大目标要做好的工作很多,而提高农民职业技术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化农业人才队伍则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为此在全国普遍开展了农业生产人人技能培训工程和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的阳光工程。
安康市老科教协会的会员在岗时许多人是农业部门的领导管理者、农业科技专家骨干,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一直比较熟悉,虽然退休离岗但仍关心家乡发展情系三农事业,在党和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程中老当益壮贡献余热,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提高认识关心三农。虽然抓三农工作是老科协的强项,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跟进时代步代,融入发展大潮。为此老科协领导班子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高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认识,把搞好培训工程作为最实在的支农哺农行动,把此工作列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号召老会员们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关心帮助农民朋友提高职业技术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老科协内成立了“老科技专家报告团”、“科技服务志愿者”、“三农服务中心”,由老科协领导担任团长、主任,其成员由农、林、水、畜、特、菌、药界的专家组成,并被录入了当地人才库,一但需要就披卦上阵。其主要任务是专门负责受理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事宜。在会员中还建立了考核机制,每年的总结评优、表彰奖励都把对三农工作的贡献作为重要条件。会员们也都以为三农服务为荣,把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术素质工作当作公益善举,把自觉为三农服务作为会员应尽的义务,把广阔的农村作为自己老有所为展示才华贡献余热的平台。老科协中涌现了一大批情系三农、培训农民的积极分子。
在培训工作中还重点抓了受训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民中“老农”逐步退役,主力军是青壮年人,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改革创劲,大都年富力强,但相当数量的人存在着“不要农、不爱农、不会农”和“出外打工只靠体力挣钱”的思想认识。在培训会上会员们反复向其讲述现代化产业工艺与从业人员科技素质的关系,要树立“培训提高素质,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的新理念。通过学习很多青年农民提高了对学好职业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当新科盲”,“不当愚农当智农”,“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技术去打工”成为共识。
寻找载体搭车共进。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程国家安排有专门部门负责实施,拨有专用资金,是名符其实的政府行为。老科协内尽管农业教育专家较多,专业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智力优势比较明显,也有工作热情,但毕竟是松散型的群团组织,设备不足,资金困难,条件有限,要单独去组织开展培训工程难度很大。为解决“有力无处使”的矛盾,就主动与公办的安康市技工学校、安康学院、党校培训部、有高中初中应届毕业生的农村学校、区县培训中心和民办的创新、育英等培训学校联系,担当他们的兼职专业教师,以他们为载体为培训班讲课,还与现职的老干局、妇联、乡镇政府、农发局、龙头企业联系,搭乘他们的“车”,为其组织的培训班讲课,老科协会员中资深的畜牧专家李锡璋、张宏志,林果专家朱平凤、刘邦杰、石斯明,茶叶专家程良斌、李华海,中药材专家胡卿发,农业专家李道祥,食用菌专家包成玉,蚕桑专家文土水、谢英荣等都是这些载体中的编外骨干专业教师。这样老科协会员找到了用武之地,这些部门出了政绩,农民得到了实惠,多方满意,皆大欢喜。
突出实用编写教材。学生要有课本,唱戏要有剧本,企业要有技术规范,这都是约定成俗的行规,同样,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也要有适用教材。现在农民中的少壮派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靠科技出奇制胜”的作用是相信的,对老专家帮助新技术的引进是渴求的。时下在农村流行有两句话“技术专家像美酒,越老越值钱”,“科学技术像新娘,越新越俏丽”,前一句话是对老专家们的肯定和尊重,后一句话是鼓励老专家们要知识更新,与时俱进,把最管用的新技术传授给他们。市老科协按照先进、实际、实用、实效,“服务要在农民需要上,帮助要在产业难点上”,组织农业专家认真编写了15种培训教材。先后有高级工程师刘邦杰的《柑桔大实蝇的防治技术》、教授朱平凤的《新品种水果栽培技术》、高级工程师石斯民的《木本油料的栽培加工技术》、茶叶专家程良斌的《名优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畜牧研究员李锡璋的《猪牛羊的养殖技术》、畜牧专家张宏志的《特种养殖技术》,食用菌专家包成玉的《名优食用菌务作技术》、高级农艺师文土水的《省力化养蚕技术》、中药材专家金棣华的《名贵中药材的栽植技术》、教授胡卿发的《富硒食品的开发加工技术》、高级农艺师谢英荣的《蚕病防治及蚕药使用技术》、茶叶专家李华海的《女娲名茶务作加工技术》等,此外,还编印了被农民称为“专业技术明白纸”的活页技术资料25种,2.5万份,主要有:《猪病的中草药防治法》、《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法》、《新农药微肥使用技术》、《柑桔大枣枇杷蜜桃优质高产法》、《丰产桑园栽培技术》、《红椿泡桐树育苗新法》、《杜仲新剥皮法》、《柠檬杨梅的栽培与加工》、《五棓子的栽培技术》、《油料王猫屎瓜的开发利用》、《烟草的栽培加工技术》、《魔芋栽培加工技术》等,这些教材、实用技术,通俗易懂,新颖实用,便于操作,一学就懂,一用就灵,深得受训学员的欢迎。
基地示范面上见效。市老科协按照当地党委政府推行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选择了自己的示范基地,通过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及实施、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办出样板、面上推广、扩大效果。林果专家李景云等老科协成员在安康城郊的九里湾村通过对农民水果务作技术的职业培训,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大村,
据不完全统计,市老科协会员近三年来应邀为农民在职业技术培训班讲课的老专家有30余人,参加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班120多期,受训农民超过1.5万人。通过培训的农民有的在当地成了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有的带着学到的技术去打工,又带着成功、资金返乡创业,发展归燕经济。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市老科协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尽了点责任,出了点力,做了点贡献,成为把党的阳光雨露传递滋润温暖农民心田的“火炬手”。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和领导部门的赞许。但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最近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兰皮书》,其中讲到全省15-64岁的劳动力人数为2785.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3%,按照年轻劳动力比重高低的专业标准来划分,陕西目前正处在“人口红利期”,可是目前企业招工难和国民就业难的矛盾比较突出,其重要原因是由于高科技人才供给和需求不协调造成的,由此看来,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程任重道远,只有加强人才的培训培养,将劳力资源大省转变成人才大省,才能建设成经济强省。完成此光荣艰巨的人才培训任务,市老科协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特继续发扬“老马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骡马老牛精神,为建设人才强市、经济突破发展献智出力做出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