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最幸福的时代,青年是学习的最佳时期。1969年1月,不满十六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黄土高原,进行着意志的磨砺。在贫瘠的土地上,同当地农民一起,从事着艰苦的农业生产劳动,糠菜粗粮都吃不饱,整天还要和成年人一起劳动,就这样艰苦生活了整整七年,和梁家河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名言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意志,树立了理想。习近平总书记用他的亲身经历,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他为人民奉献的信念,来源于梁家河。当年,还是青春少年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1975年10月,习近平离开陕北,却把心留在了那里。那里的人民忘不了他,永远想念着他。因为他在那里的短短七年里,给那里的人民办了许多的大实事。领导群众修淤泥大坝,增加了粮食产量;办起铁业社,为农民打造生产工具;办起代销店,方便了群众的生活需要;修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的煮饭烧柴和夜间照明问题;他还把县上奖励给他的三轮摩托车换成磨面机和手扶拖拉机,为村民们磨面、耕地……一桩桩,一件件,他总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大事,人民的需要就是他行动的目标。
他始终把“人民”二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的理想信念是在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坚定下来的。他的心血同人民凝在一起,他深知人民的苦难,于是下定决心要从政,要改变农村的现状。他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治国理政的理念,都扎根于农村,心系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是最艰苦的七年,也是最宝贵的七年,是他理想的开端,奠定了治国为民的信念。翻开他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他呕心沥血,处处为民打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心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还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人民是主人,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治国理政都是为了人民。如果没有从基层起步,怎会有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和一切为人民的治国方略。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