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干部工作同行三到位
——安康市干休所 刘晋安
我于1997年改行调入老干系统,从事老干部工作,屈指已有十六个年头。由不适应,不习惯、想改行,到热爱这个岗位,乐于为此奉献。这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全得于我与老干部工作同行。
在全国开展纪念干部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活动和省委老干局《关于在全省老干部工作系统开展“夕阳红”主题活动的意见》,在全省老干部工作者和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一路同行——我与老干部工作”征文活动中,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16年的工作,有三点感受和体会。归纳为:一是思想上认识到位;二是管理上服务到位;三是工作上外延到位。简称“三到位”。
思想上认识到位
老干部工作是老干部这一批前辈们,在缔造新中国的诞生,为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之后离休,而产生的一项史无前例的新型工作。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前人包括老干部们都没有涉及到的工作,更是能够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业。
干部退休制度,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在拨乱反正思想指导下完成的重大决定,并率先垂范地退居二线,把新老干部交替的问题提到全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为党的事业发展,为新老干部的交替,为老干部退休制度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老干部工作者,要从思想上重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和服务管理业务能力,与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相匹配。一是抓学习。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及《老干部工作知识问答》书籍,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工作水平。二是抓素质。通过自学和业务培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抓调研。针对老年人心理、精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与社区服务相融合,以解决“双高期”老干部在各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抓创新。在落实中组部提出的“在保持原有管理关系、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让离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活动精神”,结合具体实际,创新出干休所的新模式。
管理上服务到位
1998年底,局领导为加强干休所干部队伍和解决我的住房问题,将我调入原市第一干休所。
工作中,涉及最广,谈论最多,呼声最大的就是老干部的住房问题。了解中得知,在1993年,国务院实行房改政策时,干休所以平房或二层为主,不宜参加房改,与此擦肩而过。因此,在以后的五年,享受房改政策,也就成了住所老干部的一块心病和谈论的焦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干部工作的与时俱进,老干部们纷纷要求改变住房条件的呼声更加强烈,经常在我们跟前念叨:好多年轻人都住上了新楼房,我们革命了一辈子,连属于自己的住房都没有一套。我们老干部工作者,也身居其中,目睹耳染,心有同感。建议所领导向主管局反映此情况,市委老干局非常重视,及时组织,上会研究,决定由局牵头,率一、二干休所领导一行,赴汉中、宝鸡、咸阳、西安等地考察调研,并结合安康实际,拟定实施方案上报市委。市委领导来干休所调研时,因有个别老干部有分歧意见,没有通过……。我们工作者与老干部们,进一步商榷,统一思想后,再次进行上报。我于2002年5月,调原市二干所办公室主持工作。
2003年,经市委常委会14号纪要通过:同意一、二干休所,活动中心置换,同时开发建设。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过紧锣密鼓地前期准备、工程报批、动员搬迁,终于启动了置换干休所空间的房建工程。以改变过去“三限”公有住房居住环境,彻底改变过去公有住房的面貌。
2006年底,在我们与老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建成了新的居住楼。当老干部们纷纷喜庆地迁入宽敞明亮的新居时,我们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几年来的辛苦奔波和汗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工作,让老干部推迟了十多年享受房改政策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们也跟着落实了此项政策,受益非浅,世人也对老干部工作者以刮目相看,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服务管理方面,我们以“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行动上到位”的五个标准,近年来,我们本着“工作上求实,服务上求优,管理上求细”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对具体事务,做好“三到”即:心要操到、嘴要说到,腿要跑到。对服务工作要做到“五心”,即:爱心、热心、耐心、诚心、孝心。操作中三个突出,即:在管理上突出一个“勤”字;在服务上突出一个“细”字;在业务上突出一个“好”字,达到一个满意。归纳为“3531”服务管理流程。我们人虽少,但是多面手;一人多能,首问负责;以人为本,不分彼此;全面服务,说话体贴,办事到位,服务到家。由于我们的服务到位,带头促进了全市老干部工作,维护了安康全市的和谐稳定大局,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美好安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上外延到位
30年来,干休所从建起到落伍,从开发到整合,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无一不透露着老干部退休制度决定的时代性、造化性、改革性;也使我们老干部工作者,从中认识和体会到其中的重要性、人文性、创新性。
老干部工作不但要做好内涵,更要进一步地做到外延。
在2010—2012年全国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所在的党总支部,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水平。首先,落实了省委老干局制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永葆先进性,促进新发展”为主题,以创建“五好”离退休党支部和争当“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今年“七一”前夕,老干二支部和五名离退休党员受到表彰。其次,按照“五带头”的基本要求,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老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五个方面,起表率作用。仅在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地区地震灾害和安康“7.18”洪水泥石流灾害赈灾三次捐款中,我个人捐款900元,全所党员干部共捐款项一万二千五百元。其三,在去年建党九十周年至今,我们积极参与省委老干局和市委老干局,结合老干部为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开展“饮水思源”征文活动,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生活,没有老干部,就没有老干部局”的主旋律。我用五年来工作外延,积淀搜集陕南老干部们支言片语,进行挖掘,整理撰写了七千余字的《南下·西进》纪实文稿,刊登于安康日报和《旅途》7、8月刊,并被市政协文史办、市党史办、地方志办收录,填补了安康这段历史的空白(今年《旅途》编辑百人精品录,将此文编入出版),并帮助离休老干部杜永兴,撰写了《解放安康亲历记》纪实文章,刊于10月25日安康日报,起到了舆论宣传效果和时代反响作用。据统计在此两年创先争优活动期间,个人共撰写信息报道、稿件25条(篇),其中报刊登载10条(篇),上安康市老干部网站15条(篇)。
特别是今年在纪念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决定30周年活动中,四月份我将《南下·西进》文稿进一步充实,提供给山西省委老干局宣传调研处办的刊物《五台山人文》编辑部,深受重视,王文光处长将文稿带给居住北京的原中顾委秘书长李力安老前辈,九十多岁的耄耋李老,非常高兴,用了近两周的时间,亲自修改了此文稿,带回山西省委老干局,准备在《五台山人文》刊登,并推荐给《山西老年》刊载;八月初,山西省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陈一副主任打来电话,称在安康市老干部局网站,看到五月份登载的《南下·西进》文稿,他们准备编三本文史书籍,其中一书缺南下资料,索要电子版和老照片,将其发给他们,并载入史册。扩大了文史资料的公有性,广泛性,效能性。为老干部工作人文建设做出了个人应有的贡献。
尽管我还有两年与老干部工作同行时间就要到站退休,但我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将老干部人文工作外延挖掘下去,不图回报,只图为老干部工作人文建设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不枉自己这一生,曾经是一名——老干部工作者。
201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