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老干局>岁月如歌

五台人在安康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09-12-04 12:14大小:
    60年前,山西省五台县籍的李力安、张寅卯、安贵槐、柴存开、张建华、李贵隆、任来金、段秀良、刘隆镜、卢兴元、李金湘、张光明、徐建平、郑佐周、刘仁芳、张谟、田培良、胡金堂、高荷生、韩振华二十人①,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了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在抽调晋察冀边区地县区三级地方干部组成南下干部团,奔赴黄河以南新区开辟工作。南下干部团共八个大队,共三千余人。在晋冀二分区抽调干部为二大队,李力安为总支书大队长。下辖三个中队,二中队绝大多数同志为山西省五台县籍共48人。他们在解放战争年代,背井离乡,随作战部队,辗转南下,西进安康……。 
                                      南下西进
    1948年3月,党中央从晋察冀革命老区根据地,抽调了一大批干部南下,其中在山西省五台县也抽调了一批党员干部,在五台山集中,4月从五台山出发,到河北省平山县党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召开南下动员大会,同时有部队领导参加,中央首长刘少奇、邓小平、彭真、薄一波等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重要讲话,中心意思是:根据地有了,解放区有了,有些地方的作法极“左”了,把不该杀的保长、乡长杀了,对政权巩固不利,让大家去这些地方巩固建立地方政府;再一个就是剿匪的任务,最终解放全中国②。五台县的这批党员干部,就这样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决然地告别了亲人,背井离乡,踏上了南下干部工作大队的行列,在大队长李力安的率领下,由中队长胡怡德带领他们,紧随作战部队之后,顶着风雪黑夜,冒着枪林弹雨,吃住条件极差,不少同志得了伤寒、疟疾(打摆子)、疥疮这三种病,但他们互相帮助,克服疾病,没有一人因此而掉队。部队占领了地方,他们就前进,部队往后撤退,他们也撤退,就这样前进、后退、前进…。直到中原解放后,他们驻扎河南省宝丰县休整,在此期间,又增加了山东、河南籍的干部,刘伯承同志代表中央作了重要讲话。会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南下到湖南,一路从湖北西进到陕西。在湖北郧阳地区集中,由陈涛队长、刘平西、田培良委员三人成立领导小组,组织下乡工作队,分赴陕南的商洛、安康、汉中地区。这48名五台籍同志,由胡怡德带领近20名同志进驻商洛地区;由李力安带领这20名同志进驻安康地区;剩余的由刘平西带领18名同志进驻汉中地区。
    从山西出发的这批党员干部,行军四个多月,行程三千余里,历时一年多时间,徒步跋山涉水,穿越晋、冀、豫、鄂、陕五省地域③,于一九四九年七月抵达陕西省安康境内,在解放安康前夕,踏上了这块热土,七月二十三日,部队由平利县方向攻打安康制高点——牛蹄岭。激战两昼夜,击溃了国民党部队,攻克了牛蹄岭,解放了安康新城,他们配合部队运粮食,抬伤员;然后,又返回湖北勋西县筹粮筹款,运往前线部队,十一月二十八日,部队攻克了老城,解放了安康。安康地区留下了二十人,其他人由刘平西带队,又继续赶赴去汉中。
    他们这二十人,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又分别派到安康地区的各县、区机构,担任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李力安同志任地委副书记(后调中央组织部,黑龙江省委书记、中顾委秘书长),其他人有任县委、区委书记的,有任县长、区长的,有任各部门领导的,总之,地方政府各部门由共产党派来的这批人,包括外省籍的干部在内,全部接管。 
                                    奋斗终身
    1949年11月28日,山西省五台县籍南下干部共48人,随同作战部队,解放了陕南。胡怡德一行近20人进驻商洛地区,李力安一行20人留于安康地区,刘平西一行18人,西驻汉中地区。
安康是于1949年11月28日,从国民政府统治的旧中国、旧体制下解放的,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然而,旧中国给人民留下的到处都是千疮百痍,人民政府和新的政权面临的是百废待新……。南下来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籍干部一同到湖北后,又与湖北籍的干部一道西进到达陕南分区报到,然后分赴商洛、安康、汉中三地区,全部接管了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领导权。分配到安康地区的各县、区干部,全部是步行上任的。那时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到地区来开会,往返都是步行。远的县、区来回得走十天半月,走路占的时间比开会占的时间多,有时这个会完了往回走,在半路时又接到通知开会,半路上又往地区赶。
    刚刚解放的安康,也是不太平的。特别是边远山区,没有电灯、电话,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语言不通,其中夹杂反动派的残余势力和土匪出没,紫阳县的六道河,八道河区域最为猖獗。对于从华北平原到秦巴山区来工作的他们,水土不服,生活饮食的差异,处境是可想而知的。当时一个区,才派一名干部去工作,随身配备一把收缴国民党军官或土匪的大盒子手枪,用于防身。时年20岁,在紫阳县毛坝区任区长的刘仁芳,下乡途中,有的山上连路都看不见的,他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看到茅草丛下面可钻一只猫行走的路……。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环境恶劣和生活的艰辛,也难以想象他们是用怎样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异地坚持工作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从不叫苦叫累,认真履行党交给他们的任务,克服语言、生活、工作方面的重重困难,领导人民群众,建立地方组织,查粮定产,成立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改造工商业等等,把国民党的旧政权,改造成以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红色革命政权。每当夜幕降临,他们拖着疲倦的身躯,独坐在窗前,遥望着星月,思念着家乡,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就这样苦熬了五年之多。在政权稳定以后,五十年代初他们才各自将家人从山西接来,或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工作历程中,随着事业的巩固发展,工作的调动,人员的变迁,昔日来安康的20个五台人中,调往外省、外地升迁的和调回原籍分配工作的共8人(李力安、张寅卯、安贵槐、任来金、段秀良、柴存开、张建华、本贵隆),抗美援朝去一人(胡金堂牺牲),剩下的11人(刘隆镜、卢兴元、李金湘、张光明、徐建平、郑佐周、刘仁芳、张谟、田培良、高荷生、韩振华),仍在安康地区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来的这批干部,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区,不同程度地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历炼,他们经历了50年代的“三反五反”运动,60年代的社教运动和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曾被当作大大小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揪斗过,游街过,也曾在各类的“学习班”学习过,靠边站过。但他们始终不渝地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相信党的干部政策。经受了历史上每个运动的考验,所受的冤屈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他们坚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忍辱负重数年。“文化大革命”后期,凭着他们的满腔热情和赤胆忠心,终于又回到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平西同志从汉中地委副书记,调安康地委任书记,带领这些昔日的同乡和战友,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50年代以来干部队伍中或右或左的错误路线造成的一批冤、假、错案,使一批干部恢复了组织关系、领导职务和工作,为安康的建设,为改革开放,为安康的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激励后人
    事过境迁,60年前来陕南的48人中,到安康的这20人,如今仅有3人在世,李力安离休后,居住北京;段秀良居住山西太原市;韩振华居住安康,其他人都已谢世;到商洛的仍有3人在世,李文章从商洛军分区调北京市东城区武装部任职,离休后居住北京;胡怡德、党庚酉离休后,居住西安;到汉中的,仅有1人在世,李朝元离休于陕西省农业银行。
    60年后的今天,安康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没有公路到铁路、高速路;从没有电灯、电话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视,再到手机、电脑、家用电器;从没有交通工具,到如今的汽车、火车、小轿车;从没有吃的、穿的,靠供给制,到如今的锦衣美食、薪金制,离退休制……这一切,他们之中,有的享受了一些,有的一点都没享受到,只是从信念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所欣慰的是;他们的后代,新中国后诞生的我们这一代人享受到了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为之感慨,为之叹息、为之遗憾,同时也为之骄傲人生,为之奋发向上,为之感慨万千……
    从他们的一生,让我们看到党在新中国的建立和新政权的巩固中,有无数象他们一样为之奋斗,勇往直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先躯和他们每位身上所产生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从他们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这一辈人,坚持党性原则,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心为公、一切为民,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好作风。
    从他们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无怨无悔,执着追求,乐于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无畏地革命精神。
他们的一生,他们在安康的这一切将永远铭记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激励我们的人生。
                               陕西省安康市第二干休所 刘晋安 供稿
           
注:①文中提到的人物均已被中顾委编入《五台人物誌》一至四集内。
  ②文中主要内容以田培良同志回忆和当事人生前叙述为题材。
        ③南下西进途中经过区域记载表为刘仁芳同志生前遗物。
    ④驻西安的胡怡德、李朝元两位前辈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当时情况。
    ⑤作者本人情况:刘晋安,男,出生1954年8月,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
      现在市二干休所办公室工作。 联系电话:1399252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