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天,我们在安康老年大学相聚,在这里,我们拥有着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关心爱护,接受着杨晓红教授的亲传亲授。在家里, 我们大多数已是爷爷、奶奶辈,在这里,一个个却是规矩、好学的求知狂!我们有缘同窗,如同一个和谐、亲密的大家庭!
每周,来学校学习一次,每周,都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知识在不断的增长,水平也不断的提升。每逢周三上午8:30至10:30时,你听,悠扬悦耳的琴声、圆润动听的歌声回荡在安康老年大学教学楼里。“吗吗吗、咪咪咪”,听起来十分的专业,这是那日暮西山之音吗?不像,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有一位非常敬业的园丁杨老师,她既是严师、又是和蔼可亲的师妹。在她的精心辅导下,我们进步了,我们提升了!
在这个群体里,歌唱水平参差不齐,有能唱几首拿手歌儿的,也有能随大流唱几支的,更有张嘴就黄腔跑调的,怎么办?上对70多岁老人,下对五六十岁的奶奶辈,段老师到教室总是笑脸相迎,亲昵的又是叫叔又是称姨,一再鼓励我们。杨老师更是宽以待人,她有一份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位学员耐心教授。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班每一位学员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72岁的王先坤同学青年时代就喜爱歌唱,苦于没有受专人辅导。如今,他终于圆了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进了大学,当了学生,他人老声不老,有着浑厚的男高音嗓子,唱起歌来不畏不惧,底气十足,听起来不亚于年轻人的歌声。60岁的谢春芳大姐学习非常刻苦,每周课前课后都进行预习,每学一首新歌便让女儿下载手机中,为方便,她还将《思乡曲》词谱抄录成单页背唱,唱起来朗朗上口,为比她年轻的同学起到了带头作用。冉玉莲同学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每周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在家练唱,背诵,克服了陕北乡音的发音问题。
我们在此感言:在这所充满和谐的、高规格的老年大学里,我们得到的太多太多,是你们让我们过的充实、开心、愉快!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学习活动,度过我们美好的夕阳生活!
我们在此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圆满完成学业,将学到的本领带到社区去,带到自己生活的群体中,用歌声给家人和朋友带去快乐!
我们在此祝愿:我们的老年大学越办越好!成为老年人的美好家园和老年人心目中的精神圣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