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的一间病房,97岁的孙景坤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由于身体原因,2个多月前被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时,孙景坤未能到现场参加颁授仪式。当儿子孙福贵代他进京领回“七一勋章”后,孙景坤捧着勋章,眼里闪着泪光。如今,病重的孙景坤已很难说话,但照顾他的子女熟知老人的“习惯”,每天会用手机播放《歌唱祖国》给孙景坤听。当昂扬的旋律回荡在病房里,孙景坤都会尽力侧过头,看一看床边挂着的那件缀满勋章的老式军装。
那件军装上,有他深藏半生的荣光,有他坚守一生的初心。
不畏牺牲,征战疆场
1948年1月,在辽宁省安东市(今丹东市)山城村担任农会副主席的青年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随部队转战辽沈、平津,一路南下解放长沙、海南岛,因作战勇敢,先后荣立1次三等功和2次二等功。
1950年,孙景坤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9师的一名战士,随队集结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孙景坤却从未向部队提出探家请求。
当年10月,孙景坤和战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孙景坤所在部队很快与美军在朝鲜龙水洞地区展开激战,冲锋在前的孙景坤腿部中弹,被送回丹东治疗。“养了一个多月伤,心里时刻想着奋战在朝鲜战场的部队和战友。”腿伤还没好利索,孙景坤就重返战场。
1952年10月27日,孙景坤参加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场激战。这次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的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援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那一天,残酷的争夺战在161高地进行。不甘失败的敌军向161高地发起猛攻,炮弹倾泻在阵地上,到处燃起熊熊烈焰。当时,阵地上的357团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支全胜和5名战士,他们把爆破筒和手榴弹抱在怀里,随时准备与敌人展开最后的战斗。7连副排长孙景坤临危受命,带领9名战士,一人扛着一箱手榴弹,利用敌人的火力死角,机智勇敢地冲上161高地。
“你们可来啦!”浑身是血、多处受伤的支全胜大喊了一声。
“副连长放心,我们保证守住阵地。”孙景坤立即安排增援战士各就各位,从中午一直到半夜,连续击退敌人6次反扑。
“那场激战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阵地上最后只剩下我们4个人。”后来,每当回忆起这场战斗,孙景坤眼中总是噙着泪花。
这场战斗后,孙景坤荣立一等功。1953年,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三周年授功典礼上,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解甲归田,造福桑梓
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放弃了到城里工作的机会,返乡回到山城村务农。从农民到军人,又从军人回归农民,孙景坤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在哪里都一样。”
山城村旁有一条河,每逢雨季往往洪水泛滥。深受村民信任的孙景坤担任村里生产队长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修坝。
“那时,没有机械化设备,独轮车都不多,孙景坤就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每天起早贪黑,奋战了两三个月。”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大坝修好了,还要改造耕地。孙景坤拿出在战场上的拼搏精神,带动全村男女老少积极参与到挡河造田中来,改造了100多亩耕地。
在孙景坤大女儿孙美丽的记忆中,父亲当了生产队长后,每天都很忙,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为了让大家尽快过上好日子,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在滚兔岭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回乡务农数十载,孙景坤躬下身子,把军人本色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写在田埂上,种到土地里,照进老百姓的心坎中。
克己奉公,淡泊名利
山城村变美了、变富了,可孙景坤的家中却多年没太多变化。
“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从没想过什么叫吃亏、什么叫好处,也没想过要捞点什么。”甘于清贫的孙景坤常常这样教育子女。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孙景坤,从未向组织伸过手、张过嘴,子女们很长时间都不知道父亲是一位战斗功臣,更别提跟着父亲沾光、享福。
孙美丽因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当初,因为家里连4元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她仅上了半年学就退学回家务农。“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写个介绍信就能免学费,可他就是没给写。”孙美丽说,“他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次有单位来村里招工,他都毫不犹豫把机会让给别人。家里姐弟7人,5个都是农民。”
曾经,儿女们对孙景坤有过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对家人这样苛刻。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女们终于理解了父亲——在战场经历过生死的他,是在替战友们活着。
近年来,孙景坤的事迹被媒体挖掘报道出来,广为传播。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各种荣誉,孙景坤总是说:“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的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这些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也属于那些为祖国安宁献出生命的战友。”(作者:王晓 范奇飞,特约记者 鲍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