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老干局>金秋之韵

风雨人生重晚情 ——徐山林同志在会见安康部分老同志时的谈话

作者:来源:安康日报发布时间:2021-08-06 15:26大小:

编者按:众所周知,徐山林老省长热爱家乡,无论何时何地都时刻关心着安康的发展和变化,时常牵挂着故乡的亲人和朋友,时常魂牵梦绕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曾诗云“秦岭参天树,巴山五彩云;心怀金州月,梦生汉水情。”辛丑年端午节,老省长借回安参加安商总会成立大会之机,邀请他的老同事老朋友和安康老年大学、老体协部分代表,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话安康,交流分享退休生活感悟和养老心得。现将其谈话录音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风雨人生重晚情

———徐山林同志在会见安康部分老同志时的谈话

(2021年6月14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同志、各位老朋友:

我是昨天上午从西安来到安康的,这次来就一件事:参加安商总会的成立大会。这个会昨天下午已经开完了。顺生同志一直负责陪着我,我给他交代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要见一见安康的老同志。因为有很多老同志曾经和我长期在一起工作过,现在人都老了,都退了,见面机会太少了,再不见见,以后恐怕没有机会了。这是我想和大家见面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如何安度晚年这件事。

现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在西安,老同志聚会,也常常议论到这个话题:我们老年人应当怎样渡过老年这段时光?

我认为,老年这段时光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人生步入老年,学习任务完成了,工作任务完成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任务也完成了。为国、为家、为下代,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剩下的这段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无任务,无压力,无负担;有自由,有时间,有工资,完全可以优哉游哉的好好生活。

但据我观察,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对此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就是认为自己老了、不行了,黄土都拥到脖子了,快见阎王爷了,自己先没信心,自己先唱衰自己,这种态度很不可取、太消极了。一个老年人的生死,除了自己的亲人关心外,别人并不关心你,活得好不好,完全看你自己怎么对待。另一种是持积极的态度,我赞成这种态度。就是要自己给自己鼓劲,不要自己给自己泄气。这一段时光虽然不长,但却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段人生。我常常打比方说,人生就跟吃甘蔗一样,前面那么长一截子都不很甜,只有最后这一截虽然短,却越嚼越甜,有滋有味。所以一定要积极对待,不能消极对待。

那么怎样渡过老年人这段美好时光呢?我概括了三条:第一,要智慧的老;第二,要潇洒的老;第三,要健康的老。

先讲智慧的老。

人老了,要越老越明白,不要越老越糊涂,怎么才算明白呢?这就需要有智慧。智慧的老也有三个方面:第一如何看人,第二如何看事,第三如何看钱。智慧的老就是要把这三点搞明白。

关于如何看人。老话说得好,人老了要多栽花、少栽刺,要跟人和平相处、友好相处,不要为一点小事跟人争得脸红脖子粗,非要争个我高你低不可。结果自己闹得气呼呼的,别人也很不高兴。非原则的小事,何必跟人过不去。退后一步天地宽,让他三尺又何妨。人老了,要与人为善,不要与人对立。这是我说智慧的老中的第一点。

关于如何看事。人老了不要掺和那些复杂的事情,更不要搅到是是非非的事情里去,要找一点快乐的事情来做。中国有句老话,叫“老小老小”,这个话很有哲理。就是说人到了老年,要跟小孩子一样,活得天真一点、快乐一点、单纯一点,甚至活得傻点都可爱,不必事事关心,不必斤斤计较,不要掺和那些不该掺和的事,不要去想那些不该想的复杂的事。要重开童心看世界,多找快乐,少找烦恼。这是我说的如何智慧的老的第二点。刚才我说的如何看人,我还想补充一点,不要把儿孙的事情管得那么宽、管得那么严,一点不听你的话,你就生气,甚至发脾气,这不是自找烦恼吗?老话讲“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管那么宽干啥?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的处理办法,把自己管好,不给儿女添麻烦就好。

关于如何看钱。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辈子都在挣钱。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存的一点钱包了又包,藏了又藏,一辈子都舍不得花。这个习惯也要改变一下。人老了,也要学会享受自己的劳动所得,幸幸苦苦一辈子,老了也该犒劳一下自己。吃好点,穿好点,该买的买,该花的花。当然,也不要铺张浪费。人老了,在花钱上也要善待自己。正如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母亲对阿甘说的话:“孩子,你攒的钱,除了自己花的外,其余都是给别人保管的。”这是我说的智慧的老的第三点。

再说潇洒的老。

这个话题有点时髦,甚至有点浪漫。我觉得人老了,应该时髦一点、浪漫一点。在这一点上,老头们要像老太太们学习,你看老太太们跳广场舞,穿得多漂亮、舞得多高兴,相比而言大多数老头子还是比较保守的,比较封闭的。

我说潇洒的老,就是思想要开放一点、思想要解放一点,要跟上时代潮流。比如现在人人都玩手机,老同志也应该学学如何玩手机,学学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查资料、网上玩游戏。我现在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在电脑上玩简单的游戏,目的是活跃大脑。人的大脑要经常用着,不动脑就容易僵化,容易呆痴。最近二三十年,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几千年远程交流的方式就是写信,现在用手机立马就拨通了,即使在外国也都能联系上了。现在互联网,不光能打电话、发信息、写邮件,离多远都能视频,都能见面,不仅方便,还很有意思,所以还是要学一点现代的东西。不会玩,就找会玩的师傅教,儿孙们就是最好的师傅,你弄不好,人家三下两下就给你弄好了。我们一辈子都忙公家事情,忙家庭事情,现在老了,退了,要善待自己,要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好好发挥一下。爱写字画画的就写字画画,爱唱歌跳舞的就唱歌跳舞,爱出外旅游的就去旅游,爱照相的去摄影拍照.....。给自己定个小计划,搞出点小成绩,自己也就有了点小满足、有了一点小快乐。所以老年人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不要浪费这一段宝贵的时光。

说到潇洒的老,还有一条就是穿衣服。我看老头们在这一点最不容易突破。我也有这个经历,儿女们给买的一件好看一点的衣服自己先不敢穿出去。我们这一辈人绝大多数都是“一身黑、一身蓝、一种颜色几十年”。我认为人老了还是要穿得宽松一点、得体一点,鲜亮一点,这样,自己感到精神,别人看起来也很爽快。这点确实要向老太太们学习,她们真是思想解放,穿的红红绿绿,花枝招展。又唱又舞,多么快乐,多么潇洒。她们要把年轻时浪费的时光都找补回来。我每年冬天去海南住两个月,在海边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一群一伙的大妈们常常聚会到一块,在那儿比赛、唱歌跳舞,人家玩得多高兴,咱们看着都高兴。所以我说现在咱们老头们也要潇洒一点,时髦一点,要解放思想、跟上潮流,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第三说健康的老。

说到健康的问题,我有一点看法。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我不反对,我也运动,我每天要在省政府大院走三千步。但是说生命取决于运动这个话我不赞成。你看不少运动员活的并不长,因为他们运动的太过火。运动是需要的,但是运动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我的体会是,生命在于平衡。你看冷热不平衡就会生病。凉了就会感冒,热了就会中暑,甚至晕倒、呕吐。饥饱不平衡也容易生病。困难时期大饥荒,没有吃的,那个时候营养极端不良,这就不平衡了,浮肿病、干瘦病、肝炎病等等都来了。现在日子好了,营养又过剩了,肥吃海喝,糖尿病、肥胖病等富贵病又来了。劳逸也要平衡。你不能一晚上不睡觉、也不能一天一夜不起床。过去讲一天24小时,要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睡眠8小时,这就是平衡。当然最重要还有心态要平衡。心态不平衡了,焦虑症、抑郁症都来了。总之,生命在于平衡。你看癌症,好好的地方长了个包,而且到处扩散、到处生长,它就是不平衡了嘛!所以我说不是生命在于运动,而是生命在于平衡。而平衡的关键,又在于规律的生活。生活不能无序,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运动、按时作息,特别是人到了老年,又没有人给你安排任务,没有人逼着你干什么事情,更要建立一套稳定的生活秩序,生活规律了就能长寿。一个人的生命要靠自己掌握,不要单纯靠医生,靠医院,靠吃药。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先要靠自己保健,自己锻练,自己保养,等到住进医院那就晚了。

人退了,老了,生活中还要注意“三戒”:

第一,戒孤独。原来咱们都工作,都上班,生活在单位里,生活在集体中,每天能见很多人,有来往,有交流。退休后,离开了单位,离开了集体。好多老同志就自我封闭,孤孤单单,整天呆在家里,就看那几样桌子板凳,看一家那几个人人。人的视线和思维变得很窄了,这就容易孤独。人退休以后,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走出小天地、融入大社会,建立新秩序。不要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接触外界、不与人交流,脑子也停滞了,这样对身心健康都极其不好,长久下去就有呆痴的危险。所以退休了,要积极的融入新集体,换一种生活方式,就会换一种心情,换出一种精神。刚才我讲了,爱好啥就干啥,自己要给自己找快乐。我退休后,就去搞慈善,搞收藏,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一有空就研习书法,有时间也外出旅游,参与老同志聚会。有点爱好,有点活动,就会感到生活很愉快。

第二,戒懒散。几十年来,我们都生活在岗位上,工作有规律,生活有节奏。整天有任务逼着,有工作压着,有领导盯着,有同志看着,每天不敢懈怠。退休了,不工作了,离开了单位,压力没有了,彻底解放了,彻底自由了。这个时候切忌懒散,生活无序。整日无所事事。“睡在床上甩鼻涕,甩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生活不行。人活的是精神,精神跨了,身体也就跨了。退休了,也要精精神神的活着。要有追求,要做事情。不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每天总要找点事作。要建立退休后新的生活秩序。使晚年生活,过得充实,有滋有味,健康快乐。

第三,戒胡吃药。现在有些骗子专门骗老年人,给你推荐稀奇古怪的保健品,保健药,吹得神乎其神。我们不少老年人还爱信这些东西。这些骗子比儿孙还殷勤,还孝顺,又是请你吃饭,又是请你旅游,又是给你送东西,最后都是骗你钱,说这个保健品怎么怎么的好,偏偏一些老头老太太容易上当,就去买,其实买了一大堆,没有什么保健作用,钱花了,有的还吃出了毛病。有病要找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吃正规药品,不要听社会上一些虚假宣传,花了钱还有害健康。

现在大家都在谈养老。养老,养什么?先要搞清楚。在我看来,吃的、穿的、住的、医的,这些养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都可以解决了。那么现在养老到底养什么?我认为,养老就是养心,就是养精神。一个老年人,只要有一个达观的心态,良好的精神,愉快的心情,就能长寿。不要常常自己和自己生气,生这个气、生那个气,为一件小事在那儿钻牛角、走不出来、放不下去,这都是自找烦脑。

最后,我再跟大家讲一下我对家乡的感受。

我1935年出生在安康老城,生在小北街,长在鼓楼街,我对这座城充满了眷恋。人越老越思念家乡,离家乡越远越思念家乡。我想好多游子都有这种情感。安康是我的生长之根、生命之源,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过去我回来顺生同志常陪我到老城的街街巷巷去看看,那些都是我很熟悉的地方。找街坊邻居熟人聊聊,那都是相处几十年的老相识。特别是对汉江我有很深的感情,几乎每次回来都要到汉江边去看看,今天还坐船在汉江上看了两岸风景。家乡变化真大呀,变得那么美好!习近平同志讲“要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我认为,乡愁就是对故乡故园的一种眷恋;乡愁就是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的一种牵挂;乡愁就是对自己一辈子相识相处的那些乡亲们的一种思念;乡愁还是一种舌尖上的感觉。是从小吃惯了的那些家乡的菜肴和小吃。至今我每天仍要吃一顿苞谷糁和魔芋炒酸菜,现在我的安康晚辈和亲朋们知道我爱好家乡菜,就常把安康的各种新鲜菜带给我。咱安康这个地方气候好,西安还没上市的菜,咱们这儿早早就有了,什么香椿呀、蒜苔呀等等。人的胃是有记忆的,一辈子吃惯了的东西,总不忘记,总感觉有滋有味。所以我说乡愁还是一种舌尖上的记忆。

我这一辈子,呼啦一下都过去了,现在人老了,年纪大了,每回来一次,总想见见老熟人,总想去老地方看看,见了,看了,就有一种心灵回归的满足。我已公开宣布过,死后要回到家乡,叶落归根。我已给墓上写好了一副对联:“情系汉江三千里,魂绕秦巴十万山。”横批是“生死相依”。到那个时候我就永久的和故乡故土再不分开了。

今天和大家见面,话匣子打开了,说的很长,因为见到大家很高兴,有点小激动,这些话不一定都对,但都是我的心里话。

最后衷心地祝福各位老同志:振作精神,鼓足勇气,向着健康长寿的人生目标共同前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