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人谦虚,待人和蔼,言谈举止间,透露着一种儒雅风度。她一生钟爱汉调二黄,把传承汉调二黄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她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汉调二黄事业,并带动丈夫和女儿也为汉调二黄传承奉献力量;她,就是安康市石泉县政府办退休干部、安康市汉调二黄市级传承人——刘凤鸣。
热爱二黄 勤苦练功
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石泉人,从小在汉江边听着汉调二黄长大,耳濡目染,让她渐渐喜欢上汉调二黄。1956年县剧团成立她进入剧团,从此便与汉调二黄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在学二黄,唱二黄,为二黄奔走,为二黄守护。
她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是一项特殊行业,台上闪耀,台下苦练,没有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毅力学不好戏曲。在剧团时,她是练功最勤奋的“拼命三郎”,唱、做、念、打、手、眼、身、伐、步样样精通,无所不能。早在80年代她已是《打孟良》、《辕门斩子》中的主角了,也是团里的“戏柱子”。
因为各种原因,1985年县剧团解散,她被迫离开剧团。尽管离开了剧团,但她始终没有改变对古典戏曲的热爱,每天依然坚持练功,坚持创作,家里成为她的排练场。在她的带动下,丈夫妇唱夫随,女儿也跟着学习,汉调二黄融入她的家庭生活,在家中她经常随口唱几句经典选段,信手拈来,汉调二黄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振兴二黄 弘扬艺术
2011年6月,安康市召开振兴汉调二黄工作座谈会,早已退休多年的刘凤鸣作为老艺人代表参会,面对安康传统文化瑰宝——汉调二黄面临失传的窘境,她主动担起传承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同年10月她发动县上的老艺人正式成立了石泉县汉调二黄业余剧团,时隔30多年,已退休多年的她被推举为团长,65岁的她感慨不已,终于又做回热爱的事业。剧团成立初期仅有团员16人,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条件非常简陋,剧团把江西会馆作为排练活动场地,每周二、四、六为排练时间。在她的争取下,剧团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有团员40余人。她经常给团员讲:“我们虽不是专业的演员但是我们要按照专业演员标准要求自己。”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虽然他们是业余剧团,但他们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无论风霜雨雪,剧团的排练从来没有中断过,她就是第一个作出表率的人。2013年年底,她不慎将手摔伤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耽误排练,硬是忍着疼痛,挂着绷带带领大家排练。团里的其他演员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都劝她回去修养,她却说定下的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从此以后团里再也没有出现排练迟到早退的队员了。正是她严于律己,关心团员,整个剧团团员才团结一心,配合默契。
多年来,她不断学习,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创作了《鬼谷回故里》《张仪别妻》《唱水乡》《卖葱》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把传统的曲艺逐步向大众推广。8年来,剧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累计获得各类奖项7个;2015年她被安康市文化学会评为安康市优秀汉剧传承人。
传承二黄 喜乐夕阳
面对汉调二黄传承人才匮乏的现状,她积极奔走。2012年开始,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义务教中小学生学习汉调二黄,累计教授学生120余名,大多数家长都是带着孩子慕名而来,看到孩子们一点一点的进步,家长们非常开心,也有些家长劝她,你这么大年龄了,这么辛苦,收点学费吧,她说:“我是汉调二黄传承人,有义务教学生学习,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汉调二黄后继有人,我绝不收费”。8年来,她克服各种困难,义务教授学生学习汉调二黄。看到孩子们学习汉调二黄的热情,有些校外培训机构开设汉调二黄课程,聘请她当老师,她都一一婉言谢绝。
除了义务教授学生,她还把汉调二黄带进校园,她亲自到城关一小,城关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宣传普及汉调二黄知识。汉调二黄也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吸引了一批热爱戏曲的学生学习,她每周义务上课1节。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城关一小学生排练的“斩秦英”、“武采桑”两个汉剧表演唱在石泉县第七届青少年艺术节展演中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她辅导排练的汉调二黄歌舞“迎来石泉艳阳天”在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2012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夏令营艺术表演活动中荣获艺术表演二等奖。看到学生的进步,她满心喜悦,她的辛勤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汉调二黄事业后继有人了。
汉调二黄传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她还在不断探索,她说传承汉调二黄是她一辈子的事业,她还要继续做下去,她将对汉调的唱腔板式等基础性的东西进行传承,一点一滴毫无保留的传下去。下一步,她将从汉调二黄的曲词、演出时长上进行改进,去粗取精,让二黄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在汉调二黄传承的道路上,73岁的她还在坚持,她说只要能唱得了,她就会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