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老干局>岁月如歌

永恒的母爱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6-03-17 06:04大小:

 

永恒的母爱

写在母亲诞辰100周年

李光明

今年正月24日,是我的母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兄妹各家老幼三代30多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聚在一起,缅怀母亲正直、善良、宽厚、忠诚的高贵品质,秉承她深明大义、通晓事理、乐于奉献、不求索取的人品和风范,激励我们的儿孙后辈继承光荣传统和家庭美德,完成母亲的遗愿,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奉献社会,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爱心有贡献的人。

母亲张筱漪,生于1916年。2003年因病仙逝,享年88岁。1956年元月父亲病逝时,母亲上有双目失明、年迈多病的婆婆,下有我们五男二女七姊妹。当时大姐忠昭二十刚出头,最小的弟弟忠群不足5岁。母亲为了我们兄妹学习成长、成家立业,用她赢弱的身躯、超凡的坚毅,含辛茹苦,日夜操劳,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为我们这个家庭支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为儿女们铺建起健康成长的道路。

在我们记忆中,母亲总是起五更,睡半夜,她那辛勤的双手从未闲过,做家务、护儿女,历尽人间冷暖坎坷。父亲早逝,给她带来不尽的揪心疼痛和生活磨炼,她总是无声无止地为全家9口的生计而忙碌奔波。在武功水校,她为师生清洗衣被,给食堂做过豆腐、豆芽,当过女佣,卖过小吃。许多无眠的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缝衣补裤,尽可能地给儿女带来温暖。58年迁居安康,为了糊口,母亲织毛衣,拉鞋底,赚取微薄的手工费。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多少次强忍着腹中的饥饿,把一口口合着酸菜的稀饭留给儿女们先用。文革武斗时期,母亲顶着政治迫害和经济困苦的双重压力,拖儿带母,颠波流离,四处逃难。革委会成立后,我们四姊妹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当知青,母亲翻箱倒柜,为每个儿女置办了一套棉被垫褥,反复叮咛我们要团结同志,吃苦耐劳。母亲先后送三个儿子下乡之后,最后送别女儿忠明时,一向强毅的老母亲拉着妹妹的手,百感交集、忍不住哭了。年复一年的艰难岁月,我们很难体会母亲是怎样熬过来的,她从来没有向儿女和亲友提说过日子的艰辛,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念,从来没有失去一个女性的人格力量。从我们这个家庭来讲,母亲就是撑天的大树,是善良、慈爱,坚毅,牺牲的化身。母亲的身上集合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和性格。有了母亲言传身教和光辉榜样,我们七姊妹都挺住了在独立人生道路上的风吹雨打,学业有成,出类拨萃,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却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我所撰写的爷爷汪更生,外爷张紫樵在抗日战争中的义举,多取材于母亲的口述。她爱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70年大批知青返城,当我面对多个招工单位的诱惑而举棋不定时,是母亲的一封亲笔短信,让我愉快地去粮管所报到上班。母亲的爱是宽广的、无私的,她重家庭,更重国家。她鼓励大儿子赴大漠矿山锻炼,担任工程负责人,为祖国研发两弹一星输送铀矿,支持大女儿、二儿子农村支教,亲送四个儿女上山下乡,还鼓励大外孙红卫参军保边疆。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富于创造,她抚养了七个儿女,步入老年后,又替儿女先后照料了十几个孙儿孙女。她的一双巧手,裁剪缝纫,飞针走线,一件件精美雅致的小棉袄、小罩衣、小花鞋,把她孙儿孙女打扮得人见人爱。

我们纪念母亲百岁庆典,就要继承凝聚在她身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她那正直善良宽厚仁慈的品格;坚守她孝亲敬老、关怀幼小、乐善好施,同邻里和睦相处的爱心;学习她深明大义、洞晓事理、乐观向上、心胸开阔、勤劳节俭、荣辱不惊、甘于奉献,不求索取的高贵品质。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她为家庭,为儿孙,实际也就是为家乡、为社会,做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贡献,也为她的子孙后代留下集合了人类最美好的品德性格和精神财富。母亲离开我们已整整12年了,她老人家所期盼的国强民富,家庭兴旺,儿孙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美好的家训家风都是一代代人接力传承,探索完善的结果;丰硕的成果成就,需要一代代人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号召汪氏家族的全体成员能同心同德,团结进取: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年轻人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小字辈刻苦读书,健康成长。做到家庭合睦,代际合顺,共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乡、无愧于我们的爷爷、外爷、爸爸、妈妈等先辈们的新的业绩。这才是对我们伟大的母亲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