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老干局>工作动态

安康市第二届“十大孝子”“好婆婆”“幸福老人”“敬老文明号”事迹简介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3-09-30 11:37大小:

 

“十大孝子”事迹

胡开菊:汉滨区县河镇牛岭村村民

  胡开菊20年如一日照料聋哑且瘫痪在床的婆婆。她每天为婆婆洗衣做饭,定时洗澡、梳头、理发、按摩,拆洗婆婆拉在床上、裤子上的屎尿,从没嫌弃过一次。她不仅细心照顾着婆婆,更是为老人尽力提供最好的食品,婆婆每天必喝的牛奶,她坚持在城里的大超市买罐装高钙牛奶,增强老人抵抗力。因为朝夕相处、悉心照顾、手语比划,婆婆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她都了然于心、懂得婆婆的需求。


张殿凤 :旬阳县构元镇王河村一组村民

  张殿凤的大家庭有7口人吃饭,78岁的老公公赵德慈瘫痪卧床12年,75岁的婆婆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生活仅能自理;还有一个年近古稀的低智商哑巴二叔。24岁的儿子三年前打工致残,干不了体力活;丈夫虽然五十刚出头,却患有腰椎炎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等疾病,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剩下她一个健全人,独立支撑着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张殿凤像服侍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着公公婆婆、哑巴二叔三位老人,没有半点怨言。十几亩承包地里的农活,主要靠她打理。张殿凤用自己的善心和责任,守护着这个贫困的家庭,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



王新花:旬阳县棕溪镇敖家河村二组村民

  17年前,王新花从四川省巴中县嫁到旬阳县,至今还没回一趟娘家。公公婆婆都是低智商残疾人,家里是奶奶当家过日子,不幸的是在王新花嫁过来那年,奶奶就患了脑血拴,双腿瘫痪不能行走。王新花放弃了出门打工挣钱的念头,主动挑起了家务重担,她让还有一些劳动能力的公公、婆婆暂时跟着弟弟过,以减轻弟弟的负担;瘫痪在床的奶奶就由她来替公婆尽孝,每天服侍奶奶穿衣、起床、洗脸、上厕所等,冬天要给奶奶生火取暖,夏天要抱到室外去晒太阳……正是王新花的刻苦、勤劳,才使这个人见人愁的贫困家庭成了村里的致富典型;正是王新花的精心呵护,瘫痪了十多年的老奶奶依然鹤发童颜,低智残疾的公公婆婆能抬起头来做人。提起王新花的劳苦、孝顺,90多岁的老奶奶与年逾花甲的公公、婆婆都是感激涕零。



周平:岚皋县城关镇河街居民

  年仅26岁的周平,是一个在岚皋县城老年人中耳熟能详的人。2010年,周平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自主创办了岚皋县首家社区养老老年人服务中心。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除了满腔热情外,其它什么都不懂,她感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借钱和父亲一起到西安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选择了坚持。回家后,她就通过制作电视广告、开展老年活动等形式,热心细致地解答来访人的疑问,用她的信心、诚心、耐心打动了身边的老年人。从最开始人们的不理解、冷嘲热讽、无人问津,现在每天到老年服务中心活动的近70余人,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文体娱乐,走向托老、送餐、陪护、聊天等多样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周平成了社区老人有求必应的亲人。



易霞:汉阴县城关镇中心敬老院院长

  她是汉阴县城关镇中心敬老院院长。5年来,她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无私地照顾着69位五保老人,她每天坚持打扫室内外卫生,为老人洗衣服、洗被褥,把整个敬老院收拾得干干净净,让老人走进敬老院有一种家的温馨。老人生病时,她随时安排入院治疗,亲自陪老人到医院求医抓药,为他们穿衣穿裤、洗脸洗澡、洗屎洗尿、理发、换尿片、送水喂饭。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她常陪老人拉家常聊天;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她带领院民发展副业。她还先后为敬老院的10位老人守灵送终,在她的眼里,敬老院的老人就是她的亲爹娘。


吴显佑:紫阳县毛坝镇温家坪村村民

  在紫阳县毛坝镇温家坪村有一位不平凡的妇女叫吴显佑,40年前她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儿,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了父母她没有走出大山,选择了一个比她大8岁,身有残疾,但是为人忠厚老实,待人诚恳的何忠绪。为了让两位老人过得幸福,夫妻二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呵护着老人的健康,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用行动证明了女儿照样可以为父母养老送终,如今母亲过世,父亲已经101岁了,行动不变,她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调节父亲饮食,为了满足老人的各种愿望,她让人抬着老人走出大山看汽车、看高速路、看城市的变化。


陈萍桂:宁陕县皇冠镇兴隆村村民

  1982年,陈萍桂刚嫁到镇巴县,娘家就传来了母亲突然病逝的消息,娘家的两个智障哥哥一下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婆家还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公公需要照顾,两个家庭的重担一下全压在她的身上,她没有退缩和推诿,欣然接受了照顾纸张的哥哥和公公的重任。为了更好的照顾公公,她把公公从镇巴接到宁陕皇冠和她的哥哥们一起生活,公公刚来时生活有些不习惯,通过细心观察,慢慢了解,她总是尽可能的迎合老人的口味,满足老人的愿望,尽量让老人生活的舒服,开心,从无怨言,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她常说的就是“百善孝为先”,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罗曼琳:石泉县城关一小三年级学生

  石泉县城关一小三年级学生罗曼琳捐髓救父的故事在她的家乡广为传唱。去年3月,小曼琳的爸爸罗延康在北大人民医院被确诊白血病,必须要进行骨髓移植,否则,只有半年的生命。医院对家人的最近亲属都做了配型之后,发现只有小曼琳的配型才合适。罗延康不想让只有8岁且又瘦弱女儿冒险为自己进行骨髓移植,而罗曼琳却表现得异常坚强,坚持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爸爸。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很害怕,但为了救爸爸,我不能放弃。”骨髓捐献要多次抽血,这对一个只有8岁的小姑娘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从去年12月,医院从小曼琳身上采集了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对小曼琳的父亲进行了第一次移植,手术效果良好。今年3月,小曼琳又进行了第二次骨髓移植。如今,小曼琳的骨髓血已成功注入爸爸体内,经过观察,她爸爸已经从移植仓转到了病房,小曼琳也在亲属的陪同下回到了石泉。



陈思顺:镇坪县华坪镇三坝村一组村民

  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陈思顺用他的真实行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陈思顺的母亲常年有病,已经卧床十几年。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便在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每天都重复着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早晨起来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为母亲做饭、喂饭。遇事外出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夏天为母亲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冬天他就给母亲灌上暖水袋放在手边、脚边,不让老人受凉,每晚坚持为老人泡脚、按摩,保持血脉通畅,母亲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


柴伦仁 :白河县宋家镇政府干部

  柴伦仁在宋家镇是有名的大孝子。柴伦仁作为家中的长子,早早承担了赡养父母,供养弟妹的责任,母亲患有高血压,父亲喜好烟酒,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他坚持每月从有限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为母亲买药治病,为父亲买烟酒。无论工作再忙,每周他都要抽出时间陪父母聊天,嘘寒问暖,为父母做可口的饭菜。他说“孝顺”就是要“顺从父母的心愿,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生活的顺心如愿”。只要父母有事,无论天晴下雨,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要赶到父母身边陪伴。他不仅善待自己的父母亲,对待岳父母也如亲儿子一般。2011年岳母病重期间,他多次陪送到安康、十堰就诊,在院方确诊病情已到晚期后,他将岳母接到自己家中照顾。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岳母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虽然最终没能挽留住岳母的生命,但他认为老人不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凄凉离去,而是在亲人无限的温暖和关怀下愉快的离开,付出辛苦觉得很值。


“好婆婆”事迹


王玉秀

  安康市幼儿园退休教师。80岁高龄的王玉秀拥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王玉秀从市幼儿园院长岗位退休后,她便很快转变角色,当起了家政大臣。先后帮四个子女带孩子,鼓励支持子女们的工作学习,使得子女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聪明才智,实现了人身价值。王玉秀的小儿子一家长期和她生活在一起,小儿媳是医生,工作繁忙,经常外出学习培训,小孙子的生活起居几乎都是王玉秀操持。在婆婆的大力支持下,在婆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下,小儿媳不断进步,从一名住院医师成长为主任医师和学科带头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小儿媳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太过劳累,产生畏难情绪时,王玉秀总是用她年青时的经历现身说法,温言细语的开导鼓励。


马兴珍

  安康市财政局退休干部。她和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生活中,她尽力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两个儿媳娶进家七、八年,婆媳间从没有红过脸,没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身为长辈,她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儿媳,经常和儿媳说贴心话,工作中支持她们,遇到困难鼓励她们,每当她们头疼脑热,及时为她们寻医求药。大儿媳在企业工作,每月末都要加班,她总是将孙子接过来照管。二儿媳是云南人,刚来安康生活很不习惯,她不断叮嘱儿媳注重身体,及时添减衣物,经常征求儿媳意见,改进饭菜口味;二儿媳考上了博士,由于孩子小,曾经想放弃,她赶紧将孙女接回了家,二儿媳流下感动的眼泪,安心的去学校报到了。


祝恒侠

  汉滨区北门社区居民。72岁的祝恒侠家里共有11口人,他们之间从未闹过事、翻过脸。由于儿子、儿媳工作性质特殊,夫妻两人无暇顾上小学的孙子,老人便承担了长期照顾孙子生活居住的任务,每天照顾孙子上下学,做好各式美味的家常菜肴。在婆媳关系处理上,祝恒侠也是视儿媳如亲生女儿,从不扯弄是非,帮理不帮亲,谁不对就批评谁,给他们讲道理,直到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逢过节假日祝恒侠都会亲自下厨,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一家人坐下来絮叨家常、联络感情。由于祝恒侠的严慈有度,爱护晚辈,支持家庭成员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使这一大家庭始终过着和谐幸福快乐的生活。


唐德秀

  汉滨区早阳镇丁河村村民。她是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老人,家里有83岁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儿子患了精神病了,儿媳患了癫痫病,孙子孙女未成年。为减轻家里的负担,48岁那年,唐德秀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但由于年龄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筑工地提过灰、搬过砖、送过货,什么能挣钱她就干什么,有时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就蜗居在别人家的茅房里。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唐德秀谋得了环卫工人的差事,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她每天凌晨4时起床,7点多打扫完后立即回家给儿媳和儿子洗漱、喂药、做饭,安顿好他们后,自己简单吃两口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自己工作路段再一遍一遍地打扫。儿子得病近16年,儿媳也患病5年,她总是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给他们看病买药。虽然自己也不幸患上了冠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但她总是坚强面对,18年过去了,唐德秀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大爱扛起生活的重担,用扫帚扫去家人心头的阴影,扫去艰苦岁月的磨难,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杨碧兰

  岚皋县石门镇老街居民。71岁的杨碧兰是岚皋县石门镇的一名个体户。她曾在社区、居委会工作32年,当过10年县政协委员、5年县人大代表、12年法庭陪审员。在家里的她是一个好妈妈,她把三个儿子培养成了国家干部。待儿媳像女儿一样,她说:坐月子是女人一辈子最大的事,坐不好就会亏了身子。四个媳妇生子,她都精心照料,买来书籍,咨询医生,力求做得好中求好。在离集镇16公里外的红岩村小学教书的二儿媳王萍生性胆小,她坚持周五接、周日送,陪儿媳住一晚,周一才回家,一坚持就是三年,直到红岩小学撤并。在街道她是公认的调解员、交通协管员、卫生监督员、行风监督员。两位“摩的”司机因生意发生纠纷摔破了头盔,她私下给了50元钱平息那场争执;一名司机醉酒后执意驾车回家,她掏100元请司机帮其把车开回家;遇到不良的卫生习惯,她会语重心长地批评教育;她的店里无假货、无次品,每月她都会自觉清理过期食品,年年被工商、公安等单位聘为行风监督员。



李增秀

  年轻时的她,曾成立了一个有几百名员工的劳动服务站,曾当选过“三八红旗手”。12年前,她的儿子不幸意外身亡,当时,她的儿媳才30岁、孙子才6岁,孙女还不到一岁半,遭此劫难,她和儿媳的精神完全崩溃,但她强忍着悲痛,安慰儿媳,帮儿媳打理商店,照顾孙子、孙女。在她的细心呵护下,儿媳渐渐走出阴霾,孙子顺利考上了大学,孙女也考上了安康最好的高中。也正是她的善良、勤劳、包容、任劳任怨,儿媳在丈夫去世后12年里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家。


查振坤

  汉阴县城关一小退休教师。她不仅善待家人、和睦邻里,还乐于助人。她把儿媳当女儿一样心疼,但比对女儿更客气、更宽容、更关心,常用欣赏和赞许的目光看儿媳。发现儿媳有不妥的言行,就择机善意、委婉地批评指出,绝不向外人诉说,更不向她娘家人说长道短。小两口闹矛盾了,她总是严厉地批评责骂儿子,温和地劝慰儿媳,尽快让他们和好如初。孙女刚出生时,儿媳担心长辈不悦,情绪不佳,她就给儿媳讲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对父母更孝顺,这让儿媳顿时转忧为喜。儿媳是位小学数学教师,查振坤每年订报刊时,就给儿媳也订一些刊物,有时在报刊上发现与儿媳教学相关的文章,也会推荐给她看,鼓励她积极进行数学教改。儿媳写了教学论文,婆婆做她的第一读者,给她提修改意见。儿媳要参加教学大赛,婆婆让她在家多次试讲,当她的“学生”,帮她挑毛病、提建议。婆媳经常爱在一起聊天,时常会手挽手去逛街、逛会、逛商场。购物时互当参谋,配合砍价,争着付账。要是身体不适,婆媳俩还会互相刮痧、拔火罐。查振坤正享受着她的天伦之乐。


王梅秀

  宁陕县城关镇城北社区居民。是一名建筑社下岗工人。十几年前,三个儿女都未成年,家庭负担本来就很重,而丈夫却突然患脑溢血半身不遂,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精心照顾丈夫,抚育儿女,为了生计她当过老师、开过小店,修过房子、经营过花圈店。王梅秀是个出了名的好婆婆,当问她处理婆媳关系有什么窍门时,她说:“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待儿媳,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还说“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在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儿媳穿戴时尚、发型时髦她都能接受,她说年轻不打扮啥时打扮,只要开心快乐健康,大家有这个家是最好的。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她没有较高的文化,但她凭借着一颗善良、淳朴的心,勤劳、勇敢的双手,支撑着一个和谐、幸福的爱。


柳华

  平利县水利局退休老干部。柳华小时候没有上过学,婚后在丈夫的支持下,一边挑起沉重的家务,一边投身学习,最终考上了安康师范学校。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柳华常对自己的儿子说:“妈是过来人,知道做媳妇难,自幼生长在自己家,走入一个新家,家人、环境,脾气、秉性都不熟悉,不习惯,你们要多体贴关心她们”。儿子儿媳闹点小矛盾,她从不说媳妇的不是,而是从儿子身上找不对,然后劝解说:“我和你们的父亲在一起几十年从没红过脸,两个人就要相互体贴,相互爱护,乐于奉献,你们要以父母为榜样的”。大儿媳妇的娘家在外地,她常常提醒儿媳给娘家打打电话、回娘家看看。二儿媳在安康,她总是主动联络问寒问暖,还经常买些儿媳最喜欢吃的东西。小儿媳要外出学习一个月,正好赶上婆婆身体不好,担心儿子没人带,就准备放弃外出学习,柳华便对儿媳说:“孩子,单位派出学习说明对你的重视,好好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放心的去吧,家里有我在怕什么”。她家的儿媳经常这样自豪的夸奖自己的婆婆“我们家的婆婆贤惠开通、体贴宽容,是世上少有的好婆婆!”


陈家佑

  石泉县城关镇向阳社区居民。她文化不高,但勤劳善良、识大体顾大局,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她和儿媳之间的关系很和谐融洽,儿子新婚之时,她就对儿子说:“你福气好,娶了个好媳妇,给我找了个好儿媳,一定要好好对她,不能叫她委屈受气,不然我不饶你。”这番话儿媳妇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喜在脸上,这为她们亲如母女的婆媳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问起她做好婆婆的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儿媳偶有小错,她也不说重话,一笑而过。2008年,她丈夫患癌去世,家庭的担子全压在了她的身上,上有九旬高龄老母,下有儿女、媳妇和孙子,她化悲痛为力量,在照顾好年老多病的婆婆、管好家庭衣食住行的同时,坚持在外当清洁工补贴家用。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淳朴,全身心的呵护着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


“幸福老人”材料


刘在汉

  安康市蚕种场退休职工。原市蚕种场高级农艺师。退休后,他担任过市老科协理事、副秘书长,老年学会理事等职务。先后被省市相关部门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先进老年科技工作者、先进科普工作者、双创工作文明市民,2012年还被评为全省幸福老人。先后发表科普作品100多篇,编写了《科苑漫议》一书,同时,多篇作品获奖,并对安康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双创义务监督员,他经常参与双创片区工作,深入背街小巷听取市民心声,并根据掌握情况撰写了《老干部要在双创工作中老有所为》等文章,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蜜蜂整天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是关键”,这是他退休15年来的感悟。


马文忠

  汉滨区食品公司离休职工。今年84岁。退休后,依旧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将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成为社区一份子,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种为民服务活动,极尽所能的帮助身边的人。在工人眼里,他是“实干家”;在儿女眼中,他是“榜样”;在领导眼里,他是“群众爱戴的老干部”;在党委眼里,他是“好党员”;在社区眼中,他的威信很高,他是一位忠实的志愿者,视群众快乐为快乐的幸福老人。先后被汉滨区老城办事处、培新街社区评选为优秀党员、先进个人,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奖励。他的行动感染着社区工作人员,被推选为培新街社区第四网格网格长。


鲁继亨

  旬阳县博物馆退休干部。现年90岁,五世同堂。退休后,老人一直为老龄事业的发展操劳奋斗。他曾连任四届老年协会会长,为老年办了许多实事。他创办了《晚霞报》,先后两次被评为老龄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入住旬阳县老年公寓后,积极协助老年公寓工作人员组织院内老人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了院内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到周末,居住在旬阳的儿孙就会来到党家坝半山上的老年公寓探望陪伴老人,儿女们还委托老年公寓邀请老中医,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调理老人的身心健康。每天晚上,他都会收到儿孙们的问安短信或问候电话,每当他的手机铃声一响起,老年公寓的室友们无不露出羡慕的神色,大家都公认鲁继亨老人是老年公寓里最幸福的一位老人。


张明安

  岚皋县财政局退休干部。现年70岁,现任县财政局财审支部书记。退休后,他仍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积极为单位、为群众做好事,做善事。为活跃支部生活,他先后到相关部门化缘,解决支部活动经费困难问题。为开拓视野,每年组织支部党员到基层财政所考察学习,他组织老同志一月过一次支部生活,组织学习时政和县上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时还组织支部党员参加电脑培训、养生健康等培训班。每逢全国或本县有大的灾害,他都会号召大家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他所在的支部因此被县委老干局、组织部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支部”。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大孝子,岳父岳母在世时,为了能更好照看二老,他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门做饭打理家务,一个专门看护瘫痪的岳母,岳母过世后,他又陪岳父住了四年多。他的孝行也感染了他的子女,他也得到了子女的关照,日子过得很幸福。


赵文海

  汉阴县政府退休干部。现年66岁。退休后担任汉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老年学学会会长、老科教协会顾问、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象棋协会名誉会长。为抓好关于下一代工作,组织“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老战士”等“五老”人员组成讲师团,在青少年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参加了全省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律进校园”、“宣传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大手携小手”等活动。同时,热心为老年群体服务,每逢节假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唱、腰鼓、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功夫扇、柔力球的展演和象棋、乒乓、扑克、麻将、跳棋比赛活动;在全市首家创办《汉阴老年》会刊。县关工委多次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县老年学学会多次先进集体。赵文海也获得了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和先进个人。日常生活中,他对高龄母亲十分孝顺,只要母亲高兴,总是逆来顺受,偶尔不慎惹老母生气了,他也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赔不是让母亲消气。他对子女们要求严格,对孙子们慈爱而不溺爱。和谐的代际、和睦的家庭,令邻里和朋友羡慕不已。


唐国发

  紫阳县高滩镇龙湾村一组村民。现年96岁。老人年轻时经历了动荡的战乱年代,经受了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打击,当过村支书,在“三线”干过活,办过粮油加工厂,帮助儿媳做过豆腐、买过小菜。虽然唐国发老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在儿媳和孙子的悉心照料下,老年人的身体却依然硬朗、心情格外地舒畅。搬进新房后,老人的房间被儿媳、孙媳收拾得整整齐齐,桌上上的牛奶饮料、奶粉、点心饼干应有尽有,老人在房子周围种了一些蔬菜,农闲时还帮别人扎扎扫帚,有时还能陪客人小喝几杯,还经常与寄住在他家的小学生开玩笑、晚上帮孩子盖被子。记者采访老人时问他:“您幸福吗?”老人笑着说:“很幸福,现在政策好,儿孙孝,一定再好好活几年,当个百岁佬。”


黄和

  宁陕县供销社离休干部。现年80岁。老人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曾获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念章。由军队转到地方后从事基层文统工作30余年,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统计先进工作者”,获得了国家统计局颁发的《荣誉证书》。离休后,他依然发挥着一名老干部的余热,关注老年活动,热心公益事业。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撰写了《进军西南解放北川》和《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记》。同时,坚持每年深入中小学校进行战争历史讲座和革命历史图片展览。黄老还积极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每次都能认真听课、勤做笔记,积极主动开展交流讨论活动;每周三早早来到党员活动室,查看准备的学习读物,督促准备茶水板凳,为老干部学习营造良好环境。多次给灾区捐款。他不仅为革命、工作、老干部事业倾尽了心血,还非常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他经常这样教育子女:“老人的长寿是儿孙的福份,子孙的尊敬是老人的幸福。敬老,就是要从物质上关心、善待老人,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要对老人心存感激,常怀孝心,常有孝行,常存良知。”在他的教导下子女孝敬,家庭和睦,邻居对她幸福的家庭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陈兴志

  石泉县城关镇向阳社区居民。在家庭中,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使家庭和谐美满、和睦相处。与街坊邻里一直相处的非常融洽,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热心的帮助。作为社区和城关镇老年协会的会长,他关注最多的是老年人的生活。邻居崔老太太年近8旬,子女在外工作,无人照料,陈兴志就经常带着妻子、儿女到崔老太太家探望,帮助做一些家务活,使崔老太太的晚年生活有了着落;社区五保户王兴平老人膝下仅有一个十岁大的小孙子,不幸身患重病,家中无钱医治,陈兴志一方面组织街坊领取为王兴平的小孙子捐款捐物,另一方面积极联系街道和镇政府,为王兴平一家提供了大病补助,使其渡过了难关。他还经常组织老年朋友参加户外踏青观光旅游活动,开展跳舞唱歌、棋牌、球类竞赛活动,举办法律知识、健康知识讲座。作为一名退休干部,他还积极学习党的各类文件、刊物,并撰写读书心得体会,5年来他共撰写学习笔记10万余字,他还创办了《向阳老人》周刊,2011年被《陕西老年报》聘请为银发记者。虽然陈老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仍然在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说:“虽然我的党龄不长,但是我要象一个老党员一样把每件事做好,从而带动更多的年轻党员和群众加入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来。”


陈绪贤

  石泉县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女,现年65岁。作为一名社区干部,环境卫生、治安防范、邻里纠纷,事事她都得管;扶贫帮困、为居民排忧解难、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她都要走在最前列。社区有很多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生活孤单寂寞,为了让儿女们放心,让老年人生活的快乐幸福,陈绪贤多方争取资金,在社区新建了400平方米的老年人服务中心。陈绪贤觉得人活着就应该多做善事,谁家有难,她就解囊相助,哪里有灾,她就毫不犹豫的献出一片爱心。正如她自己所说:按我的年龄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但我有无限的精力和硬朗的身体,被群众需要,能为群众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幸福。


邓瑞远

  白河县公安局退休干部。现任公安局老干部支部书记。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曾被评为公安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在他退休后聘为安康市新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白河县隆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白河县利万家家政中心法律服务工作者期间,他坚持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尤其是在白河县狮子山开发期间,他主动配合县公安机关、开发办、铁路保卫部门和当地政府,做了大量的教育疏导和调解工作。他喜好书法,一些单位、同事、邻居、好友遇到婚丧大事,都请他去写对联、标语、横幅、条幅,他总是有求必应。邓瑞远同志经常助人为乐不留姓名,2004年春,老邓在体育场晨练,突然听到一声呻吟,发现县五金公司退休干部李正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他立即上前扶起老李,并联系其家人送往医院抢救脱险。2010年冬,老邓在路上散步,发现残联社退休职工朱治和突发脑溢血倒地,他不顾危险抢先扶起老李同他人一道将其送往医院抢救脱险。邓瑞远同志退休不退色,常以一个老党员、老警察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为社会贡献余热,做一名积极健康向上的幸福老人。


“敬老文明号”材料

  安康市老年大学:共开设国画、书法、声乐、器乐、技艺、舞蹈、英语、医学等8个系、24个教学班,现有学员460多名。自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以来,始终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老干部满意为标准,坚持“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要求本校教职工切实增强“为老服务”意识,全力做到“一笑四心”,积极参与各项创建活动,始终把理解、关心和尊重学员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使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同志的第二个家;同时,不断激发学员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为丰富“敬老文明号”创建内容,提高为老服务质量,举办了“安康老年大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我爱校园,敬老爱老”诗歌散文朗诵会、“电脑技能大赛”、“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在日常为老服务工作中,为老年学员准备了老花镜,夏季准备了防暑降温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开通了电梯,解除了老同志腿脚不便之忧。积极开展“为高龄老人祝寿”、“看望因病住院的老师、学员”等活动。努力让广大老年朋友在温馨的校园里健康地生活,快乐地学习,享受优质的服务。

  安康市社会福利院:是集疗养、康复、老年人托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也是全市唯一一家福利养老机构。全院占地29亩,建筑面积10000 多平方米,床位300张。为了让老人们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颐养天年,该院以兴建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老年住宅为目标,设有单人套间、双人间、多人间和无障碍通道,每个房间配有独立卫生间、呼叫器、空调、电视机、热水器及实木桌椅等生活用具,配备了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为了丰富老人生活,楼内设有健身室、棋牌室、医务室、电视房和电脑房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精神生活,每周二开展文艺活动,院管理人员与老年人一起载歌载舞、阅览报刊杂志,还适时开展传统节日聚餐和为老年人过生日等活动。每逢雷锋学习日、重阳节、春节等节日,都要学校、部队等单位为老年人送上精彩节目,定期请平利县中医院和安康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为老人义诊。为全方位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经常组织院职工全面系统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享受优待服务的规定》、《养老护理》等知识。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生活在这里的都是孤、老、残、疾及精神病人,他们性格怪僻,生活习惯各异,部分人生活不能自理,护理员每天早晨为老人换被子、拖地板,整理内务,帮助老人洗脸梳头,组织出操锻炼;白天为他们刨菜煮饭,缝补浆洗,交心谈心;晚上帮他们洗澡、洗脚,带他们上厕所。老人们病了,给老人们煎药、做病号饭,像对婴儿一样细心呵护照料失能老人;夏天来了,把老人们集中到空调房看电视;冬天怕老人受冻,给每一位老人灌好热水袋取暖,帮老人盖好被子,使老人随时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对待工作要尽心、对待老人要有爱心、护理老人要细心、为老人服务要耐心”的“四心”服务正在市社会福利院中全面推行。   
                     
  汉滨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医疗机构,辖区服务9个社区14个城中村共10万余人,是汉滨区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敬老爱老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社会的窗口作用,成立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做好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把敬老爱老工作列入中心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研究敬老爱老工作。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辖区敬老院开展免费送医送药、义诊服务、健康知识宣讲、免费为农村和社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义诊等活动。中心内设置老年就医、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绿色通道,专门设立老年人就医、挂号、收费窗口,医护人员积极主动为老年人服务,帮助和解决老年人就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对老年人群围绕家庭保健开展营养卫生、环境卫生和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咨询指导,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尊老敬老爱老和医德医风建设的文件,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服务。定期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建议,解决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组织为离退休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春节到离退休职工家中进行慰问;对生病住院的离退休职工,中心领导都要亲临看望,并为其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送上中心的关心和全体职工的祝福。   

  旬阳县人社局:机关内设5个股室,下设6个局属单位,共有干部职工90人。主要承担全县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维权、农民进城落户等工作。2012年被县政府命名为首批“敬老文明号”等省市县殊荣20余项。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组成人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各自职责,细化创建任务,落实了两名工作人员具体办公。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印发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创建“敬老文明号”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内容、目标任务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对创建活动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召开了动员大会,并与各股室、单位签订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责任书,把创建活动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评内容,建立督查奖惩制度。对敬老爱老助老、为老人办实事的6个岗位和窗口进行了表彰奖励,授予“敬老文明号示范岗”,全局上下形成了个个自觉参与、人人为老服务的齐心共创局面。为扩大“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我们通过宣传栏、电子屏、网站、有线电视、报刊等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大张旗鼓的宣传敬老、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大力营造“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氛围。每年我们利用科技文化“三下乡”、劳动者权益保护宣传周、社会保险法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敬老月”、“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会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规政策咨询和宣传,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陕西省老年人优待服务办法》和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认真落实养老、医保等各项惠老政策。增加老年人优待服务内容,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老年人业务优先办理,为老年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局属单位每个服务窗口设置老年人办事等候就座区,并张贴“老人优先”和“请为老人、孕妇让座”等醒目标志,提供老花镜、急救箱、饮水机等人性化服务。局机关还建成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配备文体设施,利用重阳节组织离退休老人开展象棋、扑克牌等文体娱乐活动,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为离退休老干部订阅《陕西老年报》、《重阳报》、《金秋》、《离退休干部参考》等报物,使老年人老有所学。

  岚皋县旅游局:局党组始终把老龄工作和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作为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把老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以维权、活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为老工作制度,要求为老龄工作做到有工作规划、有工作总结、有组织网络、有活动记录。对70岁以上的老人持有效证件可免票进出景区,60岁-70岁的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维护。深入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教育活动,集中组织旅游行业人员进行学习。同时,各景区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展板、宣传标语等途径大力营造“尊老敬老”氛围。严格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优待、优先、优惠的规定,在旅游行业普遍提供敬老服务场所,全方位设立敬老服务窗口;全县所有旅游企业一律制定了为老服务的工作标准,将敬老措施与办法进行公示上墙;三是广泛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了机制健全的敬老服务志愿体系,使大多数老年游客享受到“敬老文明号”服务。

  紫阳县交通运输局:内设4个股室,下设6个局属单位,有8个企业,有干部职工108人。局党委始终把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作为建设和谐交通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创建任务,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创建实施方案,建立了创建工作督查、考核、奖惩制度。在“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督促指导各单位、运输企业始终秉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在推进交通运输城乡一体化的均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把优待老年人乘车作为承担社会责任来体现发展成果,积极开展爱老敬老助老惠老活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关爱老年人。一是实施老年乘车优惠政策。公交车车厢醒目位置张贴老年人免费乘车和“请乘客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等标识;汽车客运站开设了“老人购票专用窗口”,使老年人乘车身心愉悦。二是升级改造公交服务设施。为有效提高老年人乘车安全系数,为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县宏达公交公司在选购公交车时,采用二级低踏步台阶,方便老年乘客上下车。三是全面开展贴心细致服务。推行老年人招手乘车、优先乘坐服务措施,对服务态度差、拒载老年人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从严从重处罚;安装语音报站器,不间断地播放服务用语,引导乘客为老年人让座。同时还特别要求司乘人员,待老年人坐稳后再将车驶离站台,安全下车后再关闭车门,上车有迎声、问询有答声、下车有送声,做到了温馨、细致、贴心服务。

  平利县中心敬老院:可集中供养200人,有管理人员6名,护理人员12名。院内设立了办公室、综合部、护管部和餐饮部,设有活动室、医疗室、理发室、娱乐室、图书室、健身房、商店等,室内设有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紧急呼叫,公共场所还设有监控录像等现代化管理系统。该院始终坚持“老人就是亲人”服务理念,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现已入住五保老人138人,供养社会老人15人。定期为院民理发刮胡子、清洗床单被褥;根据老人的饮食特点,合理搭配膳食。老人去世后一律按照当地风俗习惯,统一购置寿衣油漆棺木,设置灵堂,员工们为期守灵,并安葬在集体公墓。为每个老人建立了“亲情联系卡”,上面详细记录着院民的生日、饮食习惯、衣着型号和相关亲属的联系方式等。为确保老人健康,严格要求员工持证上岗,建立采购档案,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院内设有医务室,房间配备有紧急呼叫器,并聘请具有专业医师资格证书的老医师长期坐诊;同时,定期为老人们做全面体检,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迅速送往医院住院治疗,真正做到了老人“小病不出门,大病进医院”。敬老院还购置了各类乐器,组建了老人锣鼓队、秧歌队、老年体操队和合唱团;全天开放图书室、娱乐室,按时播放音乐;定期组织老人进城、逛商场、参观城市建设。同时积极联系团委、老干局、等相关单位,在重大节假日来院进行文艺节目慰问演出;与青年志愿者建立长期帮助结对子活动,让老人从内心里真正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敬老院先后荣获 “孝老爱老先进单位”“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平利县中心敬老院用真心为老人精心打造了爱的港湾,用真情为老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幸福乐园。

  镇坪县医院:是镇坪县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老年工作,把尊老敬老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并聘请了老年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医院设立了老干部服务科,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定期为全县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巡诊、健康查体,对一些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办理家庭病床。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法律法规,在全院职工中深入开展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使全院医护人员树立了爱老敬老的观念,把老年人视为自己的亲人,积极为老人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医院认真执行优待老年人的各项政策,并按规定设置优待老年人的标志或老年人专用设施。医院规定对七十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免收挂号费,免费接诊住院病人,在就诊、检查、取药、住院时老年人均实行优待。门诊大厅设有导医台、轮椅、便民坐椅等设施,方便老年人就医和休息。凡有老年病人前来就医,导医台护士主动帮助老人就诊,接诊大夫认真为老人查体、诊病,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白河县司法局: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廉洁高效的服务水平,推动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了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免费为老年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4件,参与老年人纠纷调解60余次,代写法律文书200余份,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我局成立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始终把创建作为提高窗口行业、单位、岗位为老服务水平的有效抓手和推动为老法律服务工作发展、在机构和人员等方面为开展老年人维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开展服务上,组建了老年人法律服务团,重大疑难案件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老年人维权案件,努力将创建“敬老文明号”打造成全市老龄法律服务工作的品牌,并把各基层司法所的创建活动纳入年度考核之中。2010年,县法律援助中心与县老龄委共同组建了白河县法律援助老年人维权中心。2012年开展创建活动后,进一步充实了机构和人员,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平台建设,现在已建立起县法律援助老年人维权中心、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联络点为主体的老年维权机构网络,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体系。开展本辖区老年人法律咨询、依法调处涉老纠纷等法律援助服务,三级法律援助机构,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构筑起老年人维权的平台。每年结合法律咨询活动和“12•4”、法律援助宣传日等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以及在各级网站和报纸上报道相关信息稿件进行广泛宣传;在镇、村(社区)设置宣传栏、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申请。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特点,进一步细化老年维权工作,规定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三优先”原则,即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优先解答法律咨询、优先受理、审查、办理援助手续、优先给予其他法律援助;对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及时为他们解惑释疑,排忧解难,提高了老年人法律援助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利用“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定期与老龄工作部门联合举办义务法律咨询活动,为老年人解答法律问题。在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实行领导和干部结对帮扶,定期深入联系村麻虎镇南沟村帮助孤寡、高龄、残疾、困难老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石泉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现有编制11人。中心负责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工作,主要承担在职人员参保登记、养老保险费征缴管理、个人账户权益记录和离退休人员待遇计算、发放等服务。
  作为涉老工作部门,十分重视干部职工爱老敬老思想教育,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列入本中心年度学习计划。成立了“敬老文明号”创建领导小组,专设办公室,制定了创建工作制度;在办公楼内醒目位置制作了固定标语牌,每个季度创办一期爱老敬老宣传栏;在业务大厅设置了便民服务台,配置了便民药箱、饮水机、纸杯、老花镜、便签纸、休闲座椅、电话联系卡等贴心用品,方便老年人使用。开设了“敬老文明号示范岗”,专为老年人服务,方便老年人;对年龄偏大或身体欠佳的老年人,主动上前搀扶、热情询问来意,及时优先为其办理,办理完事情后主动护送他们上下楼梯;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了摸底登记,实行上门服务。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先进事例,通过思想学习加强敬老爱老意识,通过制度建设形成敬老爱老长效机制,石泉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形成了“两手抓”,并把“两手抓”贯穿于养老保险经办日常工作中,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以便民服务为导向,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取得了积极成效,服务对象满意,社会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