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余辉映党旗
——追记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退休干部陈会元
通讯员 薛同新 邓向红 汪金波
连续半年多的施工,横跨在汉滨区中原镇马坪村黑水河上的桥梁终于修好了,而为此奔波忙碌的71岁镇退休干部陈会元却因劳累过度再也没有醒来。
6月27日上午,汉滨区中原镇马坪村弥漫在一片悲伤气氛中。来自十里八村的2000余名群众眼含热泪,将村中的公路主干道挤得水泄不通,一齐送他们的贴心人——71岁的镇退休干部陈会元最后一程。花圈摆满了窄小的院落,黄纸在村口燃起缕缕青烟,有的花甲老人还以下跪这一古老庄重的祭礼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老骥自奋蹄,忠魂不泯;余晖布和谐,义范长存。”村中的几名党员代表父老乡亲为他写下的挽联,在炎炎烈日下,白底黑字撼人心魄。
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会让如此多的群众难以释怀,心恸情伤?
“要是别人碗里稀光光,咱就是吃肉也不香”——陈会元日记
1999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陈会元退休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中原镇马坪村。退休前,他担任过县级安康市叶坪区马坪乡团委书记、枧沟乡副乡长、副书记等职务。
退休后,陈会元思考:当年入党时就表决心要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老了,能干些什么呢?根据当地实际和个人能力,他为自己定下两个任务:扶贫帮困、培养青少年。
随后,他给乡上打了一份报告,要求帮扶本村一二组24户贫困户112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用三年时间,让85%的群众摆脱贫困,并一再表示,完不成脱贫任务,甘愿扣除其退休工资。乡上拗不过,加之干部缺编人手紧张,也就同意了。有人说他傻,放着清闲不享,整天还为别人忙乎图个啥?最直截了当的是他老伴:“老不死的,忙了半辈子,还穷折腾。”
春耕生产一开始,这24家贫困户愁肠百结,能有几个买种钱就不错了,哪敢想买肥料、买地膜实施什么“温饱工程”。陈会元坐不住了,接连两天走家串户上门登记耕地多少、缺肥多少,需地膜多少。晚上一算账,能拿出500元以上的户总共不过15户,怎么办?自己的家底已应了老婆那句话:折腾穷了,顾小家将就,顾大家无力。于是,他以退休金担保,贷款2万元,购买碳铵6吨,尿素2.5吨,籽种200公斤,地膜250公斤,使这24户首次完成地膜覆盖玉米60亩,洋芋间作套种40亩。
大忙过后,庄稼人有了闲工夫,谝闲传的、酗酒的多了,甚至耍赌的也多了,陈会元火冒三丈,连吼带骂:与其在家不务正业不如出去学些技术打点工,多少也能省下口粮挣点辛苦钱。在他的督促下,一二组的青壮年劳力不敢闲居在家,纷纷外出学技术、打工去了。
“人生在世,只有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才活的有价值,有意义。”陈会元在日记本中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马坪村推广地膜玉米时,他先在一组张会祥家的承包地搞实验。这块地是45度以上的“挂牌地”,种子种下后正遇上天旱地干,久不发芽。很多群众疑惑起来,年过花甲的陈会元二话没说,找来水桶一挑一挑从三公里外的水沟里挑水浇地。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三步一停,五步一歇,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浇完了地,几天后,绿油油的小苗破土而出,群众信服了,地膜玉米在这两个组得到了顺利推广,而他家的3亩坡地、2亩水田是老伴请人种上的。痴呆户陈希文不懂技术又没劳力,为他规划的两亩板栗一亩核桃无法落实,老陈扛起锄头,用6天时间为他挖坑栽苗。老伴骂他不顾家时,他气恼地说:“我承包了两个组的脱贫任务,就不能让一户落下,人虽然退休了,但我没有退党,这是我做为一名党员的职责。”
在叶坪村,陈会元十年如一日悉心扶助弱智村民刘文开的事,早已在村民中传为佳话。2005年年初的一天,陈会元带着几十棵核桃树苗主动到他家“攀亲”时,着实让刘文开吓了一跳。61岁的刘文开与83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几乎全靠政府救助为主,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贫困户。陈会元当时半开玩笑地对刘文开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帮扶对象’。如果两三年内你们家还是脱不了贫,我就不攀你这个亲戚了,而且还要一刀两断。”为使刘文开家早日脱贫致富,陈会元先后掏出1350元资助他买核桃、板栗树苗,买了两头小猪和20只小鸡发展家庭副业,当年,刘文开养了两头大肥猪,增收粮食240公斤,实现了自给自足。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让生命活出宽度。”正是缘于这个想法,群众一遇到急事、难事,陈会元总会伸出援助之手。与陈会元同组的黄昌海,2000年在甘肃玉门一家金矿打工时,因井架失灵而导致下肢致残。2004年夏季的一天晚上,由于输尿管发炎产生堵塞,导致肚皮都涨亮了。深更半夜,黄昌海疼的死去活来却没办法,陈会元听到他家的哭叫声后,摸黑跑到五里外的镇医院请来医生为其做了紧急处理,随后医生建议黄昌海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可黄昌海家因盖房子已欠下外债,两个孩子又在上学,根本没钱去医院。第二天早上,陈会元拿着自己捐出的一千元钱和到镇上、学校募捐来的两千元钱帮黄昌海到医院做了手术。如今,身体已全面恢复的黄昌海一提起陈会元就泣不成声:“陈叔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陈叔,我就活不到今天!”
“我要看到将来村里所有的儿童都能从学校毕业走出来,我死了才能闭眼.....”——陈会元日记
在马坪村,很多人都说陈会元是“接生员”,这个“接生”是指“接送学生”。1997年春季开学时,听说马坪小学有20多个学生没有到校可能辍学,他主动来到学校对校长说:“老师紧张,又要忙活开学事务,你把名单给我,让我去吧!”第一天,他步行31公里来到花庙村的刘孝余家,刘孝余家他很熟悉,曾经多次扶持过籽种、化肥和生活用品。孩子已上五年级,品学兼优。一落脚他就开门见山:“为啥不让娃上学?”刘孝余说:“我病了没钱治,还拉了外账,娃他妈一个人搞农活、做家务,忙不过来。”陈会元先掏出100元钱,请村上的医生为他治病,然后说:“娃的费用、吃住我包了,你让他跟我走吧。”刘孝余感动地要给他下跪,他制止后找出书包把孩子领走了。
一连十几天,他都奔波在山路上,硬是把已经失学的学生一个一个接到了校园。他还不放心,为了防止反弹又办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亲自起草、花钱打印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让每个学生都带回家交给家长,他在学生大会上讲:今后,谁的家长不让你上学,你就来找我,我就去找他;第二件是给书记、镇长写了建议书。他说: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把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配得很好,同时对老师的教风也抓得很紧,但要注意一点,要协助学校抓好入学率、巩固率。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把入学率、巩固率与驻村干部的政绩挂起勾来,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有些问题不是一两个合理化建议能够解决的。火柴沟村有个特困户叫张贵新,育有一儿一女,分别上到二、三年级失学了。任凭驻村干部、学校老师怎么动员就是不吭声,说久了不是哭就是闹,谁去都没办法。2006年9月20日,陈会元步行5公里山路来到张贵新家,问:“除了贫穷,还有啥原因?”张贵新说:“缺吃少穿的上了也学不好,不如不上学。”陈会元把他领到地里、院内走一圈,看着那长势不如别家的庄稼、林果说:“你家穷就穷在缺乏知识、不懂技术,再不让娃上学,这穷根永远也挖不掉,还会害了子子孙孙!”张贵新被这句话给打动了,用求助的目光望着陈会元。陈会元让两个孩子找出书包,他拉着孩子的手说:“让他们跟我生活,我供他们上学。”于是,陈会元家就多了两个孩子。这边安顿了孩子,那边就实施帮助,从良种、化肥到种魔芋、务桑园,从跑货款、送技术到协助田间管理、下地劳动,整整帮了一年半,张贵新终于在还清欠账之后有了余粮余钱。
“上学不交学费了,辍学现象少了,但是我总是担心他们沾染上一些偷啊抢啊的不良习气,要给学生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从2000年开始,陈会元主动请缨担任马坪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在他写给乡上的 “决心书”和学校的“志愿书”中明确表示:充分发挥余热,为培养品学兼优的接班人而奉献毕生精力。“履职”之初,学校没有党员、党组织,他就把培养优秀教师入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几乎成了党代表,每周到校召开教师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党课教育,找培养对象谈心。仅用两年时间,就在该校发展了5名党员,组建了党支部。如今,那批党员教师已有4人分别担任了镇内外的校长、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在操场西边的一面墙头上,陈会元亲手糊墙、刮灰、抹漆制作了一面宽1米、长3米的黑板报,做好后他向学校领导提出了办报自律:一月一期、独自承办,内容以时事政治、英模介绍、政策法规、安全教育、公开谈心为主。黑板下沿离地面1米高,墙下又有水沟,地面为夯土修筑很不平整。每次更换内容,他都要支桌子、搭椅子、架凳子并左右挪动,既不安全又很累人,几乎每期都需两天,但陈会元已经如此这般地坚守了11年,办了100多期。
学校北楼的一个楼梯间被他改造后,拉了电装上镜子,摆上桌凳,购来工具,就成了理发室。门板上是他自写的“义务理发室”招牌,红纸黑字,贴好又用塑料布封上,用胶带粘牢,以防风雨侵蚀和脱落。电动推子3把、长短剪刀2把、大小梳子2把都是他自费购置的。每周二、四定时到校为同学们理发、洗头。
11年来,为多少学生义务理发已经没人说得清楚了,学校的吴勇老师说:“陈老伯不仅在学校理发,有时会拿上工具到集镇、到村组去。”吴老师介绍:有两个数字,我们能算得清。一是给全体师生作报告,他每学期开学、放假和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都要来做报告、上党课;二是给帮助对象谈话、写信,每学年都在每个班级选择3人,毕业了就写信,11年超过220人。
“我虽然退休了,但在革命的征途上,还要和年轻人一道,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人才......”——陈会元日记
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陈会元始终保持着观察、思考、建言的良好习惯和责任意识。退休后他经常致信给镇领导谈情况、讲对策,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干部管理工作发表见解,有时甚至对某些问题提出严肃批评。多届领导称他为“参议员”,是党委决策的好帮手。针对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贫乏,赌博成风的恶俗,陈会元先在自己家立了“禁赌令”,并依令而行,令行禁止。很快,在马坪村党支部、村委会形成一条规矩:村组干部不聚赌、不参赌,尽力制止村民赌博。此外,他还积极收集各类图片资料以及过去的各类票证,反映社会发展面貌和党的建设历程,做个有心的“档案员”。
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陈会元永葆思想“青春”活力的源泉。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每天必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并及时把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记在笔记本上,作为给群众宣传的第一手资料。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每年一本共记录了四十多本学习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心得体会等。只要一有机会,陈会元就会把自己学到的这些新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讲给身边的人听。无论是做买卖的个体户,还是到家里来做工的泥水匠,都是陈会元宣传的对象。许多接触过陈会元的人都说,与老陈在一起,就是在听“党课”。事实上,只要是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说邓小平理论,论“三个代表”,讲科学发展,陈会元立刻就精神振奋,滔滔不绝,连续说上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坚定的革命信念,活到老学到老的顽强品质,使陈会元的思想始终都合上时代的节拍。
“咱们党员干部,必须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遇到困难,你不能落在群众后头,更不要忘了时刻给人民做些好事......”——陈会元日记
陈会元没有退休之前,每次驻村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街买东西,除了油盐酱醋、针线纽扣,有时还有常用药品和儿童食品。下村时,不是背就是挑,像个“山货郎”。不知者以为他是“送货下乡”或是给村民带货,其实,他都是送给困难群众和行动不便的人的。
一次,刚领到工资,老伴叮嘱他记好买些水泥材料把坑坑洼洼的院坝硬化一番,可走到街上,他却想起了学校两个学生没本子了,四个学生没墨水了,六个学生没鞋子穿了,自己办黑板报的彩色粉笔也没了,另外,一组两家困难户粮食没了......当他把这一样样东西买齐的时候,口袋里所领的工资也所剩无几了。
开食堂的青年小伙李建斌说:“他自己不吃,总爱拿买些耐存食品,尤其是烙饼、炕馍、麻花,一拿一大包,都送到学校去了。”
与他共事过的原马坪乡党委书记葛世瑞说:“老陈这习惯,是在叶坪区公所管伙时养成的。为给大伙购进物美价廉的东西,他每天要在大小商店转两三遍,一到逢场,他就前街后街跑,来回好几趟,街上人都说他是‘购物狂’。”
退休后,本可颐养天年,但他却更加忙碌。村里各类公益事业建设少不了他。他常常既负责筹资,又负责财务,既负责验货,又负责监工,不计报酬,任劳任怨。“老陈是为了我们群众修桥铺路累倒的呀。”村民刘华喜抹着眼泪说。
在马坪村一二组之间有一条黑水河,多年前,经陈会元努力在河上架设了一座简易桥,去年“7·18”洪灾致使该桥变成危桥,桥面多处塌陷,给当地105户624名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地不便。
陈会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十二月初,他决定动员群众对桥梁进行拓宽加固。要修桥,首先面临的是经费问题,考虑到镇政府财力紧张和群众经济困难,他在拿出了仅有的两万多元积蓄后,又把自己的工资卡拿到银行抵押贷款4万多元,四处借款3万多元,买来了砂石料和水泥,启动修桥计划。由于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留守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修桥劳力严重不足。为此,陈会元一方面号召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另一方面自掏腰包从外面雇工请人,同时积极发动家里人也投入到修桥工程中来,进行全家总动员。在多半年的时间里,陈会元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建桥中,每天在工地上与工人同吃同劳,做好工程指导和监管,对桥梁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待。由于长期操劳过度,今年4月初,陈会元原来就有的肺气肿病复发了,在医院治疗期间,他仍每天通过电话了解建设进度、指导桥梁施工。一个星期后,他见病情有所好转就匆忙出院,又投入到工程最后的收尾工作中。6月5日中午,陈会元像往常一样在桥上指导最后的施工,忽然觉得头晕腹痛不能站立,家人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因肺气肿并发冠心病抢救无效,陈会元永远离开了他还没来得及好好走走看看的桥。
陈会元到底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人人都能说几件,但是谁也说不清;为村民们花了多少钱,陈会元记不清,村民们也说不清。其实,陈会元自己既不是富翁,也不是大款,全家住在一座1979年用石头砌的、原打算盖楼房而没盖成的平房里,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小儿子在城里买房时他也只是以父亲名义送了一千元贺礼。周围群众说,老陈家经常吃白饭素菜,但遇到村里修道路、挖水渠、资助困难群众等事情,他总是带头捐款。
陈会元老人是一位平凡而淳朴的人,但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一颗水晶般透明的心;他是一块真金,闪闪发光;是一块好钢,铮铮作响。他的事迹,群众看在眼里,铭刻在心上,曾有数位村民两次联名向市长信箱写信推荐老人先进事迹;6月13日,中共汉滨区中原镇委发出了《关于向陈会元同志学习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