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亲爱的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我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5年。2019 年,我们的新中国70周岁,我65周岁。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新中国就是我的母亲;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河深海深没有党的恩情深。
我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父亲是在鄂陕边界打游击的、游击队员出身的离休干部,母亲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工作队队员出身。我的幼年,生活在百业待兴的建国初期,少年时代在国家最困难的3年自然灾害中度过。成年后,我在汉江南岸的一个小镇里当过脚夫、挑夫;高中毕业后,我在汉江东岸的一个镇里做过小工,在一个生产大队里当过农民;1977年春进城工作,党龄27年,工龄40年。退休后,受党和人民重托,我担任了旬阳县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受党的培养教育及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感受到,新中国见证了我的成长进步,我耳闻目睹了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和变化。不论在岗工作和退休后,我在平时都坚持关注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关心家乡建设,是我日常生活中的首要选择,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新中国发生了那些变化呢?通过观看中央台电视新闻和上网学习,我感到我们的新中国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是十分优异可喜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发生的巨大变化举世瞩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扶贫开发取得的骄人成绩为世界所赞誉。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比1978年末减少约7.5亿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到2018年,GDP从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70年来,中国由农业国转为现代工业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70年来,信息化深入发展,有了新“四大发明”: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共享单车、高速列车;70年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上升为77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59.2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56年实际增长28.5倍,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降到30%以下;7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世界首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我注意和观察到的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的家乡旬阳民间老百姓,感到最实惠的、最受益的,就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4个方面的变迁。
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可以发现服装变革也堪为一种时代记忆,好似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就我的家乡旬阳而言,以前,在全县的城镇农村、街头巷尾,几乎清一色的、黑布、蓝布、的卡、的确良衣服,甚至还出现过用两条日本产的尿素袋子做一条裤子的现象。而如今,民间老百姓的着装,普遍由单一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由单调逐渐趋于斑斓;西装、牛仔装、唐装、休闲装、连衣裙、旗袍等等,在旬阳大地已经比比皆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家乡旬阳“食”的变化,同样见证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民以食为天,建国以前,旬阳的物资供应十分匮乏,经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后的发展,旬阳人民群众的日子天天像过年,芝麻开花节节高,吃饭难、吃不饱在旬阳大地已经彻底消失。可以说,在“食”的方面,从“有啥吃啥”已经变成了“吃啥有啥”。在城镇,吃住一体的宾馆彻夜灯火通明,生意红火;在农村,乡民们开办的“农家乐”,香气飘逸,食客不断。食用健康绿色食品,已经成为旬阳人民的家常便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旬阳人民群众对于“住”的变化更是感受颇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房并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港湾。在以前,旬阳大地高楼大厦都很少见,而如今,一座座摩天大楼、大厦巍然耸起,“小高层,电梯房”越来越成为旬阳人民幸福生活的时尚享受。当然,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旬阳人民是懂得感恩和报恩的,蜀河镇一户村民建好新房后,入住那天,自己特意编了一副对联,请人写好后贴在新房门上,上联是“住新房感谢共产党”,下联是“建华堂多亏众乡亲”,横批是“党恩浩荡”。这是一件发生在许多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亲眼看见的事情,至今让我久久难以忘怀,记忆犹新,每每回忆起来,心情不能平静。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家乡旬阳的人民群众在“行”的方面,感受特别大。全县境内交通便捷,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有两条铁路及复线和阳安复线过境旬阳,年提供货物吞吐运量70万吨。全县公路总里程为4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两条境内里程78公里,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旬阳段、西(安)(安)康【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两条国省干线、211国道等,皆从旬阳境内通过。县、乡公路676.69公里,村级公路3941.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72.2公里。全县21个镇已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实现100%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在公路运输方面,全县城镇农村共拥有各类营运客车961辆6915座,营运货车3758辆6800吨位。客运线路46条,其中跨省线路1条、跨地区线路3条、跨县线路7条、县内线路35条,180个行政村通了客车,行政村通班车率为56%。旬阳全县境内水运十分发达,已建成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航道有一江两河(汉江、旬河、坝河),通航里程221公里,水域面积47平方公里。有港口三处(旬阳港、蜀河港、吕河港),渡口45处,涉及10个乡镇,各类船舶201艘。家乡旬阳的交通变化之大,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也疏通了货币交流;更让离开旬阳老家,在外打拼创业远方游子皆大欢喜,笑容满面。
我是出生在湖北十堰,生活、成长在旬阳的旬阳人。我是8岁那年随父母离开十堰,回到原籍旬阳定居,至今已经57年了。57年来,我耳闻目睹的、我亲身经历的,可以用“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来表达我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生的变化、和家乡旬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感到无比激动和高兴的感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们旬阳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只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个缩影和亮点。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旬阳人,我愿意和家乡人民一道,向着旬阳的美好未来迈步前行!旬阳人民也将会一步一滴汗水,一步一个脚窝,用勤劳、勇敢和智慧,诠释和践行建设好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好幸福美好旬阳家园的实干精神,我更愿意和家乡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